中文版  |  蒙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公报>政务动态>2021年>第10期(总期第57期)    日期:2021-11-02 17:44
2021-10-1至2021-10-31政务动态

1、临河区荣获国家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2020年度先进项目点”荣誉称号。928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2021年度全国培训班上,临河区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授予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2020年度先进项目点荣誉称号。2018年,临河区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服务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9个项目旗县区之一。项目抽选5个街道办事处(乡镇)为筛查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负责本辖区初筛和短期随访,区人民医院负责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长期随访。2020年,我区任务数为初筛调查2000人,高危对象调查、短期随访500人、长期随访管理1505人。最终,我区初筛完成2005人、完成率100%,高危检出完成502人、检出率25%,高危干预502人、干预率100%,短期随访干预完成502人、完成率100%、短期随访面访率90%,长期随访干预完成1259人、长期随访干预完成率83%

2、国庆期间临河区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2702家。国庆期间,临河区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基础上,重点对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工贸、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城镇燃气、油气管道、受限空间、水域安全、民爆器材等行业领域进行检查。共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2702家,排查隐患1812项,已完成整改1760项,整改率97%。其中:各行业主管部门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741家,排查隐患696项,已完成整改673项,整改率96.6%;乡镇、农场、办事处共排查生产经营场所1961家,排查隐患1116项,已完成整改1087项,整改率97.4%

3、临河区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今年,临河区投资10154万元(包括中央资金5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00万元、整合资金1890万元、自筹资金2964万元)进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重点在狼山镇、白脑包镇、乌兰图克镇、新华镇4个镇的30个村,推广实施农户+村镇+合作社+龙头企业“41”肉羊产业联合体模式。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40%,预计10月全面完成。

4、2021年前三季度收支情况。2021年前三季度,临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424万元(当月7835万元),同比减少18982万元,下降14.6%,其中税收收入100385万元,同比减少731万元,下降0.7%,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90.1%;非税收入11039万元,同比减少18251万元,下降62.3%,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9.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7988万元,同比减少4167万元,下降2%。其中:民生八项支出146581万元,同比减少9312万元,下降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5%。产业八项支出完成174935万元,同比减少10571万元,下降5.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1%。前三季度,政府性基金收入39824万元,同比减少26961万元,下降40.4%。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37282万元,同比减少25001万元,下降40.1%;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223万元,同比减少2439万元,下降66.6%;污水处理费收入1319万元,同比增加479万元,增长57%。政府性基金支出209503万元,同比减少11917万元,下降5.4%

5、1-9月我区就业情况。1-9月,临河区开展2021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线上招聘会21场,召开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线下招聘会1场,累计为640家企业发布3184条信息,提供11749个用工岗位,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64人。推荐788家企业申请援企稳岗补贴金额63.92万元,惠及4423人。

6、临河区校内外双向发力促“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按照双减政策相关要求,临河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手机、课外读物、睡眠、体质管理工作,持续关注学校教学进度、考试评价等关键点,开展常态化督查检查,实现实地督查全覆盖。出台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全区41所中小学开展率达100%45434名中小学生中参加课后服务的有44952人,参与率98.9%2408名优秀在职教师、77名外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开展针对性辅导,形成全面覆盖的课后服务体系。对全区202家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拉网式排查,畅通监督举报途径,聘请社会监督员15名,加强校外培训监管力量。截至目前,43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注销。
    7我区全力做好龙头企业培育工作。近年来,我区启动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助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辐射带动效果突出目前共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 4家、自治区龙头企业41 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36家,培育产业化联合体 19家,争取并实施向日葵产业集群、产业联合体示范、产业强镇等一批重点项目,累计争取国家投资 4136万元,撬动各类社会投资1.66亿元农牧产业化发展,实现投入逐年增加、农牧业产值不断增加

8、临河区1-9月份税费收入情况。1-9月,临河区共组织税费总收342582万元,同比增收17007万元,增幅5.22%。其中:税收收入入库200577万元,同比减收1222万元,减幅0.61%。分级次看,中央级入库91657万元,同比增收81万元,增幅0.09%;地方级入库108920万元,同比减收1303万元,减幅1.18%,其中县级收入90992万元,同比减收1303, 减幅1.41%。教育费附加入库2757万元,同比减收55万元,减幅1.96%;地方教育费附加累计入库1686万元,同比增收97万元,增幅6.10%;社保费入库117186万元, 同比增收15164万元,增幅14.86%;工会经费入库2410万元,同比增收89万元,增幅3.83%;职业年金入库12239万元, 同比减收454万元,减幅3.58%;残疾人保障金累计入库454万元,同比减收164万元,减幅26.54%;水利建设基金入库2654万元,同比增收972万元,增幅57.79%

9、临河区对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风险监测。今年以来,临河区持续加强对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截至目前,累计监测农产品速测样品12200份、覆盖11个乡镇(农场);完成农产品例行监测样本220个,合格率99.5%;监督抽检样品55个。屠宰检疫猪3.98万头、牛3555头、羊198万只、鸡62万羽;产地检疫猪4.16万头、牛3600头、羊225万只、鸡65万羽。瘦肉精检测78次,全部阴性,百分百合格。

10、临河区校内外双向发力促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按照双减政策相关要求,临河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手机、课外读物、睡眠、体质管理工作,持续关注学校教学进度、考试评价等关键点,开展常态化督查检查,实现实地督查全覆盖。出台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全区41所中小学开展率达100%45434名中小学生中参加课后服务的有44952人,参与率98.9%2408名优秀在职教师、77名外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开展针对性辅导,形成全面覆盖的课后服务体系。对全区202家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拉网式排查,畅通监督举报途径,聘请社会监督员15名,加强校外培训监管力量。截至目前,43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注销。

11、临河区强化重点领域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今年以来,临河区持续强化重点领域的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一是持续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实行消防车通道划线管理,加强老旧小区一城一策、一区一策综合治理,推动建立完善联合执法管理机制。二是紧盯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和城中村、化工企业、学校等重点场所,实施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三是紧盯老旧小区、老旧市场、电动车、彩钢板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加工作坊、群租房、三合一场所、城乡结合部、物流仓储、旅游景区等突出风险,分类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四是加强对农村牧区人员密集场所房屋消防安全管理,统筹开展农村牧区火灾隐患治理;加强宗教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及用火安全。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场所89家(次),发现隐患167处,整改隐患159处,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3份,罚款16.35万元,临时查封1家。

12、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华北物探处将在临河区勘探石油。近日,中国石油东方公司临河三维项目在朔方路现场开展石油勘探工作流程作业演示。本次临河三维勘探项目主要针对构造主体区中央断裂及周缘进行勘探,满覆盖面积1200km2。工区行政区划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临河区、杭锦后旗、磴口县和五原县,其中临河区约占76.7。目前,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已实现勘探整体突破,下一步,我区开发将按两步走的战略实现既定目标,到2023年底建产100万吨,后续持续扩大勘探保障资源接替,确保百万吨油田长期稳产。2018年,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已进入河套探区施工,用3年时间发现了吉兰泰、纳林湖、兴隆3个亿吨级规模储量区,为扩大勘探战果,加快该目标实现,中国石油集团2021年部署了临河三维地震勘探采集项目,对于寻求探区油气勘探进一步发现和规模储量动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油气资源支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临河区夯实招商引资基础,做好项目储备。今年以来,临河区持续夯实招商引资基础,做好项目储备。截至目前,共储备项目202项,包含战略性新型产业119项,优势特色产业83项。其中:战略性新型产业包含新能源产业类项目28项,新材料产业类项目33项,新能源汽车产业类项目11项,生物技术产业类项目28项,新一代信息技术类项目16项,高端(科技)服务业类项目3项;优势特色产业包含农畜产品加工业类项目44项,新型化工产业类项目12项,装备制造业类项目4项,生态环保类项目6项,服务业类项目17项。

14、临河区启动在线调解室提升便民服务能力。近期,临河区启动在线调解室,可在线办理申请纠纷调解、申请立案、案件文书领取、法律法规查询、诉讼风险评估、案例查询等相关诉讼服务事项。截至目前,共办理申请调解业务1379次、申请调解案件1230件、案件材料送达12次、法规和案例查询8次、诉讼风险评估5次。

15、临河区全力推进启动实施项目征收工作。今年,临河区全面启动实施包银高铁经营用地项目、凤凰城、河大周边等9个项目房屋征收工作,新涉及被征拆户1960户,占地面积8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完成房屋征收1513户,完成占地面积5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整体签约率达到77.2%

16、临河区切实推动产业帮扶工作。今年以来,临河区不断加大产业帮扶,全力做好帮扶工作。一是加快项目库建设。组织相关乡镇的分管领导和重点示范村的支部书记,对项目库建设进行专题培训,现已储备项目71个。二是持续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为全区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13761.4万元,展期45160万元,贴息19523万元,贷款余额578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全部用于发展种养殖业,增强了脱贫户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深化拓展消费帮扶工作。在部分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地安装消费扶贫专柜65台;恒丰、信益、仙翔油脂3家企业15款产品参加了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举办的扶贫产品展销活动;草原宏宝、鲁花葵油、兆丰面业等11家企业160款产品被认定为扶贫产品。

17、临河区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2085万元。2021年临河区对实际种植小麦生产者补贴工作已完成种植花名册面积的公示、系统录入,正在进行资金公示,共发放补贴资金2085万元。其中:2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小麦(包括单种小麦和小麦套玉米),补贴面积36731.72亩,补贴标准300/亩,共发放补贴资金1101.9516万元。连片外分散种植小麦,补贴标准134.21/亩,补贴面积73241.96亩,共发放补贴资金983.0484万元,资金采取一卡通形式将陆续发放。

18、临河区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6412户次,126家商户停业整顿。连日来,临河区紧绷疫情防控之弦,严格按照四方责任,紧盯防控重点,强化市场监管,从严从紧从快从细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截至1027日,临河区市场监管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000余人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6412户次、张贴防控资料、二维码、通告10000余份,签订市场主体责任承诺书9445份。督促各类市场主体营业期间全天候播放疫情防控音频。检查发现126家经营场所仍未按照要求履行疫情防控措施,按照相关规定全部予以停业整顿。

19、临河区畅通办理渠道解决“办证难”遗留问题今年,临河区继续加大力度畅通办理渠道,“办证难”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截至目前,临河地区涉及“办证难”遗留项目共80个,现已全部畅通办理渠道,其中74个项目已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累计为群众办理不动产分户转移登记37305套,办结率达到77.05%。目前,不动产登记中心开放3个业务大厅集中开展办理遗留项目分户登记业务,1230日截止。

20、临河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工单46381件。今年,临河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热线共受理工单46381件,在线办结数36904件;派发9477件,签收8097件,办结数7908件,办结率97.67%;回访数7940件,回访满意数7602,回访满意率95.74%

21、临河区新增7家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近日,临河区组织推荐8家企业申报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经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评审,内蒙古新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内蒙古百佳信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枫及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得批复认定,对推动“科技兴蒙”行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2、临河区切实推动产业帮扶工作。今年以来,临河区不断加大产业帮扶,全力做好帮扶工作。一是加快项目库建设。组织相关乡镇的分管领导和重点示范村的支部书记,对项目库建设进行专题培训,现已储备项目71个。二是持续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为全区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13761.4万元,展期45160万元,贴息19523万元,贷款余额578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全部用于发展种养殖业,增强了脱贫户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深化拓展消费帮扶工作。在部分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地安装消费扶贫专柜65台;恒丰、信益、仙翔油脂3家企业15款产品参加了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举办的扶贫产品展销活动;草原宏宝、鲁花葵油、兆丰面业等11家企业160款产品被认定为扶贫产品。

23、临河区“四控”行动成效显著。今年以来,临河区聚焦关键举措,持续开展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控”行动,引导企业和农民绿色生产,多管齐下全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是控肥增效充分发挥现有20家智能配肥站功能,推广使用配方肥43万亩,推广应用新型肥料95.6万亩,增施有机肥85万亩,实施秸秆还田18万亩,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化肥减量二是控药减害开展统防统治78万亩,运用绿色防控技术120万亩,建立控药减害示范区8区财政列支45万元专项资金,按照10元每公斤的标准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三是控水降耗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7万亩,完成盐碱地改良示范项目2.1万亩,新增水肥一体化滴灌9200亩,建成黄河水澄清移动式滴600亩。四是控膜提质推广地膜二次利用免耕栽培技术10万亩、向日葵扩行降密栽培技术12.5万亩,减少地膜覆盖面积临河区财政列支30万元专项资金回收废旧地膜,按照2元每公斤或5公斤旧地膜置换1公斤新地膜的有偿回收方式进行地膜回收

24、1-9月临河区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038人。1-9月,临河区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03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200人的72%,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86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30人的224%;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44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20人的33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31647人,其中:转移六个月以上24514人。失业保险缴费人数200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笔,金额351万元。累计为602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392.47万元,为696人发放失业补助金332.01万元。全区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64人。

25、1-9月临河区金融存贷情况。1-9月,临河区各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49.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6.66亿元,增长11.44%。各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84.5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75亿元,下降0.56%。存贷差为164.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9.4亿元。各家金融机构为临河地区的企业累放额达到50万元的538家企业贷款131.87亿元。


 
主办:临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临河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ICP备1300368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8020002    蒙公网安备:15080202000021号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电话:0478-852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