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蒙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规划计划>历史规划
日期:2006-03-13 15:15  来源: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录入:web  
    
临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
 

第一章  发展基础及“十一五”总体目标

 

一 、“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及评价

“十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扩大经济总量为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务实进取,扎实工作,推进转型,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全区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前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实现翻番,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一)经济增长较快

“十五”时期,全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3亿元,同比增长24.5%,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任务的120%,五年平均增长15.4%,比“十五”计划高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17%,五年平均增长12.8%,比计划高5.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28亿元,增长46%,五年平均增长17.9%,比计划高7.5个百分点;工业实现增加值17.3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5亿元,增长15%,五年平均增长15%,比计划高3.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达到4.9亿元,增长26.5%,五年平均增长23.9 %,比计划高14.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41.3亿元,增长79%,五年累计达1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04,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48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7亿元,增长18.2%。与“九五”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倍,财政收入增长1.5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3%。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处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

(二)结构调整有效

工业经济总量增加。“十五”期间,全区工业以扩张总量为目标,强化了园区聚集功能,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技改和扩建,绒纺、食品制造等传统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新建了一批电力、化工、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骨干项目,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如临河热电厂、亨泰金属冶炼、新海硫酸、德默富方泰药业等。2005年,工业总资产达到49.8亿元,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96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4家,实现增加值15.8亿元,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0%。全区经济基本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的转变,200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与农业持平,2005年二产比重超农业比重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33:41,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进入快车道。

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坚持“为养而种、为卖而养”,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合理布局粮食、经济作物、饲草的种植面积,“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全区绿色、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4万亩,粮经草比例调整为333730。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不断提高,2005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 %,农民来自畜牧业的人均纯收入达1200元,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积极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五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18万人,2005年农民人均非农收入达324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标准化生产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品牌农业快速发展,全部乡镇获得了自治区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认证。

(三)城市建设加强

“撤盟设市”为契机,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修订和完善了城区总体规划,坚持市、区共建,全面启动了以新区建设为主的城区拓展工程,拉大了城市框架;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组织实施了雨水扩建、污水管网、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垃圾处理、胜利路拓宽、公园改造、西环、北环路建设、管线入地工程、房地产开发、街路整容换装、拆墙透绿、美化绿化等工程,五年累计城市建设投资总规模达45亿元;建成了国税大厦、富源大厦、蓝宇大厦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和标准较高的住宅小区,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临河区被巴彦淖尔市政府评为“人居杯”特等奖,并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七星级文明城市的验收。按照“提升品位,集聚人气,搭建农村经济平台”的总体思路,加大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小城镇功能,以“城区为核心,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005年,临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9平方公里,全区城镇人口达到31万人,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45%提高到的59%

(四)各项事业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改革稳步推进,被自治区确定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了自治区“ 两基”复查验收,高中普及率达到85.4%,临河区第一职业中专建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全国百强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计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被国家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县(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认真落实“三条保障线”政策,提标与扩面并举,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80 %左右,享受城镇低保人数达12528人。积极推进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试点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比率达96%。多层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五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共安置就业人员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 %之内。2005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60亿元,比2000年增长101%。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304元和4748元,五年平均增长10%13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通讯、电脑、汽车等消费品进入百姓家庭,人民群众的消费预期不断提升。

回顾“十五”临河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一是产业结构“虚高度化”现象依然存在。“十五”期间,临河区二产比例有所上升,一产和三产比例相应有所下降,但相比而言,“二产不强、三产虚高”的“二弱三虚”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三次产业的关联度偏低,缺少产业链条紧密衔接,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升级。二是工业经济尚未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工业化进程尚处于初级阶段,新型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单一,资源依赖性强,企业规模小,工业对财政贡献小,骨干和龙头企业少。三是农业产业化及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调整仍以适应性调整为主,畜牧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四是经济发展外向度低。拉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出口拉动微乎其微。五是发展环境滞后。南北资源通道尚未打通,城市品味的档次低,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不完善,集聚要素能力弱,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投资软、硬环境建设有待于继续改善。

二、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一)战略机遇

 1、宏观上的战略发展机遇

国际发展环境看好,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贸易和投资继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我国将更多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特别是与俄罗斯、蒙古等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将更加密切。国内环境方面,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正在加速发展。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我国将对西部继续实施一系列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今后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自治区明确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要抓好“发展、提高、建设、培育”四个关键环节,这将在政策和投资等方面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更大的倾斜。“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利于我区加快能源等重化工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自治区加快对优势区域、优势产业的整合,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级,这些都成为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战略机遇。

2、“产业承接”的发展机遇

随着科技步伐进一步加快,在世界范围内将兴起新一轮的以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大调整浪潮。我国入世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从沿海到内陆,国内各区域将更多的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进一步加快,这些为充分发挥我区资源优势,全面提升产业分工地位,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为发展外向型的经济提供了前提条件。

3、“北向开放”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约束与能源瓶颈问题将会日益明显,一方面将成为整体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另一方面也将成为一些地区凭借资源优势快速发展的机遇。我区作为巴彦淖尔市的中心城市,除了自身的农业资源和周边的矿产资源外,在北向蒙古国的资源,特别是能源开发中具备良好的区位条件,这种以资源和市场开发为导向的“北向开放”,将为具备区位和交通优势条件的我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外部机遇。

4、“对接合作”的发展机遇

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京、津、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呼包鄂”经济圈的崛起,为我区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要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承接周边地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聚集效应和产业梯度转移,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经济合作。

(二)发展优势

1、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全区地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水138毫米,年均气温6.8℃,无霜期14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为3229小时,是我国日照时数最长的地区之一。临河区所在的河套灌区全境为黄河冲积平原,约有860万亩耕地,是全国三大灌区之一,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农业历史悠久,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2、农产品资源充足

临河区有可耕地面积200多万亩,占巴彦淖尔市可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依托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粮、油、瓜、果、菜、肉、蛋、奶等农畜产品数量大,品质好,享誉全国。年产小麦20万吨,玉米25万吨,花油葵8万吨,蔬菜60万吨,瓜类10万吨,肉类10万吨,奶类15万吨,被国家和自治区确定为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蜜瓜生产基地、保护地生产基地和苹果梨之乡。

3、交通与区位优势明显

临河区境内贯通110国道和西北铁路大动脉——京兰铁路、包兰铁路和丹拉高速公路,西距乌海机场110公里,东距包头机场220公里。临河区不仅是“京津呼包银”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且是北接蒙古资源富集区域的重要通道,还是华北、西北结合部,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十一五”期间,临策铁路、临河支线机场、临河至鄂尔多斯公路黄河大桥、至甘其毛道口岸铁路和公路等交通项目的建设,将把临河区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些潜在的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强化临河区的区位优势,并在“呼包银兰青”经济带和“呼包鄂”大金三角及“蒙西”小金三角经济圈中发挥更加主动积极的作用。

4、水资源丰富

河套灌区引黄水量年平均在52亿立方米左右,占黄河可供水量的七分之一,为内蒙古黄河用水量的90%。在水资源十分匮乏的西部地区,巴彦淖尔市的拥有量“相对丰沛”,特别是临河区地处河套腹地,南临黄河,渠道纵横,排灌体系完善,年引黄水量1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补给量为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300立方米。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命脉资源,特别是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水资源禀赋情况直接决定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5、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临河区作为巴彦淖尔市市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极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巴彦淖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临河区,总占地4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实现了“六通一平”。随着城市道路改造、污水治理、广场建设、给水扩建、园林绿化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以及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服务、文化娱乐、餐饮服务、科教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临河区的城市首位度将会越来越高,这将为全区集聚资源和承接产业创造了良好的软硬环境。

(三)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总量偏小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是一个地区经济运行质量好坏的重要体现,虽然我区二产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略高于一产,但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工业主导地位尚未形成,2005年工业化率仅为26%,离工业化的要求相差较远,且工业总量小,行业结构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2、人力资源贫乏,科技水平不高

我区人力资源总体上呈现不对称的“人口净流入、人才净流出”状况,地区人才结构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技人员占6 %,高科技人才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明显不足,大中专毕业生回当地工作的比例较小。人力资源的匮乏,影响了地区经济发展。

3、财政入不敷出,收支结构不合理

虽然“十五”期间全区的财政收支状况获得了极大改进,但由于财政供养人员过多,绝大多数财力还是用于保工资,加之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调资幅度较大,新增收入中的可支配财力用于支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例很小。

4、自主发展能力不强,缩小差距的压力大

临河区正在实现着农业经济主导向工业经济主导的转型,但还没有形成清晰的农业产业化和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经济总量小,经济自主发展能力较弱,需要大力的培育、引进和发展。同发达地区相比,在先发的马太效应面前,后发比较优势还没有确立和形成,包括和自治区内一些地区相比,缩小差距的压力很大。

三、城市功能定位、主导产业选择与战略重点

(城市功能定位

我区打造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是“提升城市功能,培育产业集群”。一方面,要依托城市化及城市功能的提升,积极打造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另一方面,要依托主导产业选择,培育产业集群。由于产业集群的本质是相关企业在一定“地理区域”的集中,因此,随着城市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临河区培育产业集群的地理区域要不断扩大,相应的城市功能也要不断提升。

我区采取从“极点开发到点轴开发再到网络开发”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对应的城市功能也从“河套经济圈到内蒙和宁夏西部地区城市群再到中西部地区经济循环圈”三个层面不断提升,因此,要把我区建成区域性的三大中心——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中心、物流中心和中心城市。

1、绿色农畜产品中心

发挥临河区地处河套平原腹地的优越农业生产条件和优质、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及加工,构建特色鲜明的绿色农畜产品中心。

2、物流中心

发挥临河区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优势,通过引进现代化大型物流企业,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园区,构建自治区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

3、中心城市

发挥临河区基础设施和市府所在地优势,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构建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选择

主导产业选择的主要依据:一是存量经济的产业优势;二是立足于资源和发展机遇、环境,确定潜力大、前景好的产业重点培育和塑造;三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的产业重点和布局。

1、食品加工业

农畜产品资源是临河区的第一大优势,食品工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企业分散,规模小,产业链短,食品加工的现代化程度不高。依托绿色农畜产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食品精深加工,打造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对农业的带动能力,是今后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2、绒纺产业

临河区是全国最大的绒、毛集散地之一,年交易量达6000吨,发展绒毛纺织业有着丰富的资源条件。绒纺产业是我区最大的支柱产业,年绒毛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绒纺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三位,形成了相当的生产规模和品牌优势。要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市场条件和发展基础,技改扩建和联合引进相结合,做大做强绒纺产业,打造“中国绒都”。

3、冶化产业

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冶化产业,着力构建有色金属产业链和化工产业链。临河区要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区位和交通、能源优势,积极参与巴彦淖尔市的冶化产业分工,大力发展PVC、煤化工、硫化工等化工产业,开发多晶硅、金属盐等铜、铁、锌、硅有色金属的下游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和重化工产业集群,塑造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4、生物制药业

临河地区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玉米等其他可供生物制药业加工转化的资源,生物制药业在临河区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启源、德默富方泰等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体现出很好的经济效益。要在对现有企业进行整合的同时,重点开发以玉米为原料的发酵制药工业,将生物制药业发展成为临河区的特色主导产业。

5、电力产业

实现我区工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电力产业必须先行。目前在建的临河热电厂一期工程是我区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热电厂投产后不仅可以极大地缓解临河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而且可以成为区内工业经济发展新的亮点。随着该项目二期工程、宏发生物发电项目以及各大企业集团自备电厂的建设,我区的电力工业将成为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主导产业。

  以上五大主导产业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并要继续做大、做强的支柱产业——食品加工业、绒纺工业。第二个层次是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需要通过资源开发,重点培育的新兴主导产业——冶化产业、生物制药业和电力产业。塑造主导产业的重点是培育产业集群。

(三)战略重点

1、加快推进经济转型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时期,是构建和谐临河的关键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调整期、转型期和发展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所积累的能量加速释放,后发优势日益凸现,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处理好经济增长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系,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处理好扩大经济总量和提高经济质量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处理好发展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的关系,促进改革深化和扩大开放;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资源、人口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临河。要抢抓战略机遇,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激发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热情和干劲,保持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强劲势头,赢得区域竞争的主动权。

2、拓宽资源配置领域

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资源流动观和市场配置观,实施“南联北开、东承西引”资源开发战略,向南打通利用鄂尔多斯煤、气资源通道;向北引进蒙古国的煤、铜资源;向西利用阿盟、乌海化工资源,连通策克口岸,集聚利用蒙古国资源;向东承接沿海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资、引智、引技术,吸纳先进经营理念,通过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配置资源,突破资源瓶颈,培育新型产业。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围绕能源、化工、冶金、生物制药等依水产业,通过减量化、再利用的“水循环”,建设节水型社会,开展权益化、市场化的“水交易”,发展资源化、优势化的“水经济”。

3、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我区国民经济呈现“二产偏低、三产虚高”的产业结构“虚高级化”。要树立工业主导意识、支撑意识和推动意识,着力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塑造产业集群,实现工业经济的突破;第三产业要改善结构,提升档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壮大畜牧业,加快绿色、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最终实现“工业由弱到强,三产由虚到实,农业由稳到壮,各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转型目标。

4、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我区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必须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在工业、城建、三产、农业等关键领域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是增加投资的主渠道,要依托临河区位、市府、资源、交通、人文、基础设施等优势,开展政府招商、企业招商、专业招商和以商招商活动,引大联强,集中精力引进一批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和牵动力强的大项目;继续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健全更加开明、开放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临河区聚集。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制度,以确保支付、扩面征缴、强化管理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保险制度,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保障事业,按应保尽保的要求做好低保工作,积极推行农村低保。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完善中介服务,加强就业培训,落实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

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做强工业,做大城市,做活商贸,做优农业,迅速扩大经济总量;三化互动,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建设文明、富裕、民主、和谐的新临河。

(二)战略目标

经济发展: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23%;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6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23亿元,增长40%,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98.5亿元,增长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7%;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1亿元,增长16%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9:2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00元。

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25 %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8%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85亿元,年均增长30 %以上。

社会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就业机制,城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城镇化率达到70%

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18%,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三废”达标排放率达到90 %,综合利用率达到4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左右。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00元,五年平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40元,五年平均增长14%,人民生活达到富裕型。

以上目标的确定,未考虑已签约的PVC项目和正在争取的华药集团制药等特大项目的建设。如果这两个项目均能于2006年顺利开工,并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总投资可达300亿元,我区产业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各项经济指标均将高速增长。考虑不可预见因素,以上两个项目投资和生产能力按一半计算,可完成投资150亿元左右,2010GDP将达到270多亿元,年均增速高于30%

(三)主要任务

1、扩张工业总量,推进新型工业化

工业是强区之基,富区之源,推进工业化是我区“十一五”期间全力以赴实施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围绕五大主导产业,狠抓工业投资项目、狠抓技改扩建、狠抓企业管理、狠抓园区建设,调优工业结构,做大产业集群,扩张工业总量。积极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大项目,创新传统产业的大项目,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力促尽早达产达效。重点建设台湾晔联50万吨PVC、华北制药公司生物制药、宏发生物发电、鹿王集团六梳六纺、恒丰公司手延面和富源制糖等项目,拉长主导产业链条,塑造核心竞争力,实现同周边地区的合理错位、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在打造大企业的同时,要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将活化闲置和低效资产作为壮大企业的攻坚重点,加快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强银企沟通,推行科学管理,强化政策落实,增强现有企业的成长能力。因企制宜,采取技术改造、挂靠引进、兼并重组、增资扩股等形式,稳步扩大现有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促进企业达产达效。树立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的观念,着力塑造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形象和品牌,规划建设临河化学工业高新技术园区和生物制药园区,形成三区互动、产业互补、各具特色的大园区格局。继续完善东区基础建设,完善外围基础设施建设。树立“经营园区”理念,出台政策引导和鼓励房地产、商贸、文教、旅游、医疗、娱乐休闲等产业先期发展。创新土地利用和投融资体制,拓宽园区基础建设投入渠道,形成市场运作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建设园区,打造产业平台。

2、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镇化步伐

临河区是巴彦淖尔市城镇化建设重点,围绕“一市三区”的城市发展框架,坚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成片推进的原则,城市建设重点向临河区、临河新区集中,市区共建,全力配合市政府实施新区建设、城区道路改造、给排水工程、天然气改造工程、园林绿化、房地产开发等重点工程,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扩展城市规模,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加快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大力发展市场、运输、金融、信息等生产服务业和商贸、餐饮、娱乐、社区等生活服务业,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功能,吸引产业、集聚人口,提高城市首位度。培育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树立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集镇建设,加快集镇规划修编工作,合理整合集镇基础资源,完善集镇功能,促进农民市民化、农业企业化、农村城市化,使集镇成为带动农村产业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加大经营城市力度,探索把城市的各个要素、空间和功能等作为资源和商品进行管理和经营。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人口、产业向城镇聚集的新机制。

3、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建设村镇,改善环境;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培训农民、提高素质。用工业的思维谋划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肉类、牛奶、绒毛、小麦、油料、瓜果菜等六大系列产品为重点,创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大力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抓住农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做大做强畜牧业,大力开展畜牧业种子工程、安全工程和营养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养殖水平。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各类经济协会,发展专业营销组织、中介机构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依法推动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发展效益农业和工厂化农业,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做好农民工转移、培训、服务和管理工作,加强劳务基地建设,发展“劳务经济”。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发展农村商贸、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功能,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搞好村镇建设,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4、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繁荣发展第三产业

壮大服务业的整体规模,完善和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整合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商贸流通按照发展大商业、建设大市场、加速大流通的思路,培育多元化流通主体,通过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商业代理等方式,促进商品流通的现代化、市场化。加快建设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性批发市场,规范商业零售网点建设,形成以临河为中心,向市内各旗县和周边地区辐射延伸的商品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富有特色的大型饮食文化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加盟经营等方式,提高餐饮业的档次和水平。积极发展以旅游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为主的新型服务业。旅游业重点开发农业生态、黄河风光等特色旅游。房地产业要规范一级市场,培育二级市场,建设一批生态智能化小区。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科技信息、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完善的现代化生产服务业体系,提高临河城市集聚产业的能力。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科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切实把经济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降低能耗上来。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核心,以净化城市环境空气、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大生态治理力度,提高临河区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水平。林业生态建设要“优先保护、积极治理、合理开发、集约利用”,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因地制宜地发展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严禁垦荒毁林、杜绝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被率。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社会。加强国土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建立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新机制,提高土地利用率。

6、大力培植财源,强化财政的支撑作用

坚持以市场和效益为导向,着力调整财源结构,培植多元化财源体系。大力开发工业主导财源,采取贴息、贷款担保、以奖代补等方式,集中培植有优势、有效益的支柱企业,重点扩大制药、啤酒酿造等产业规模,发展高效益化工工业和电力产业,提高其对财税增长的比重。继续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做为培植财源的着力点来抓,巩固壮大传统财源。全力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治税,强化税源监控,改进征收手段,确保应收尽收。坚持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点支出需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推行部门预算试点改革,强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的转轨;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推行“乡财县管”,加快乡镇财政体制和村级财务管理的改革。

7、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加快培养一批富有创造性、开拓性的复合型、开放型人才,培养一批急需的农业技术、信息、金融、财会、外经贸、旅游、工商管理、法律等专业人才,形成党政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全方位发展的新格局。要加强继续教育,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和终身学习体系。支持鼓励企业与知名大学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多渠道、高聚集的人才引进机制,坚持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相结合,满足当前需要和未来储备相结合,降低门槛,全方位、多层次引进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建设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8、加快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和谐临河

加快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用事业领域的改革。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术造诣的科技骨干,积极引进科技项目和科技人才,努力增加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技术改造,创造条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卫生职能,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平安临河”创建活动。


 
           
主办:临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临河区政务服务局
蒙ICP备1300368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8020002    蒙公网安备:15080202000021号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电话:0478-852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