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蒙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河套文化
归档日期:2023-08-02
日期:2022-07-06 16:36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分享到:
  
立夏时节的河套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草木鱼虫、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

  比如“立夏”,在河套地区就有许多关乎生产和生活的农谚。 

  “立夏不种夏,犟种十天夏。”说的是夏收作物的播种季节已经到了极限时刻,如不及时,必将减产歉收;“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指小麦到了分孽期,必须浇水了;“立夏种胡麻,九股十八杈。”抓住最佳播种时间,作物可以产生最好效益。这些农谚,是长年累月的观察和总结,难能可贵。

  “立夏的苦菜端午的艾。”“立夏吃苦菜,眼明心凉快。”河套的“立夏”,气候特点不是很分明,但是绿色在广袤的田野逐日铺开。除了小麦等夏作物之外,渠畔上、地堰上,那些不用耕不用种的野菜竞相出土。这是掏苦菜的好季节。一拨一拨的城里人,来到近郊,在草丛里寻找着这种生生不息的野菜,大海捞针一般。农民笑说,掏苦菜的人比苦菜还多。因为在农贸市场,这个季节的苦菜是十块钱一斤,超过任何一种大棚温室的菜蔬价格。

  “立夏”要吃米凉粉。夏天来得很慢,但还是来了。“立夏”过后,河套农家人在院里砌一个简易的灶台,搭起一个遮阳避雨的凉棚,他们把这个地方叫做“春灶”,多有诗意。

  春灶里最好吃的美食是河套米凉粉。金黄色的糜米磨成浆,一层一层摊在高粱秸秆缝制的盖帘上,晾冷后,浇上调了葱花油炸辣椒的烂腌菜盐汤,就上翠绿翠绿的苦菜,直吃得大汗淋漓。

  “五月花鲜娇,立夏风雨爽。日落情未了,夜深梦连窗。”文人墨客过“立夏”,如此清新脱俗,但农民没有这个闲情逸致。“立夏”过后,各种庄稼和野草追着阳光往高长,锄头、铲子擦得铮明瓦亮,农忙开始了。




 
           
主办:临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临河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ICP备1300368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8020002    蒙公网安备:15080202000021号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电话:0478-852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