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蒙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发布
归档日期:2023-08-11
日期:2022-09-28 10:41  来源: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分享到:
  
临河区召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2022年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9月27日,临河区召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2022年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会上,临河区政府副区长斯庆高娃通报了全区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情况及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区政府办公室、区交通运输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图片

9月27日我区在对隔离管控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中发现1名初筛阳性人员,经专家组会诊研判,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系9月22日“落地检测”中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2田某某的密切接触者,现正在方舱医院隔离医学观察。9月9日以来,我区9.09、9.22、9.25累计确定无症状感染者10例,累计解除隔离医学观察6例,其他4例无症状感染者情况平稳。我区现有1个高风险区(曙光乡治丰二组);1个中风险区(曙光乡治丰四组)。

一、目前采取的主要防控措施

一是从严从快做好流调溯源工作。充分发挥“三公(工)”协同高效联动机制作用,坚持边流调、边排摸、边管控,围绕无症状感染者居住、活动行程轨迹,开展流调排查工作,迅速排查风险人员。截至9月27日14时,临河区9.22疫情累计排查密接37人,密接的密接360人。9.25疫情累计排查密接135人,密接的密接537人。

二是高效有序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全区增设并动态调整核酸采样点和采样台,全力以赴做到“快采样、快送样、快检测、快报告”,全面排查风险隐患。9月27日5时30分起继续实行临时性静默管理,对临河区主城区及双河镇、乌兰图克镇、八一乡、曙光乡、临河农场和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内所有居民群众,组织开展第三轮区域核酸检测工作。9月27日10时30分,完成采样409072人,13时已全部送检,检测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三是持之以恒做好隔离管控工作。截至9月27日,临河区启用隔离点29个、隔离房间1962间,已使用房间1074间,可使用房间888间,严格落实闭环管理,严防交叉感染,毫不松懈地做好保洁、消毒、医废处置等工作,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引导隔离人员积极乐观面对疫情,确保集中隔离点安全有序运转。

四是全力以赴做好救治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由市、区两级感染科、呼吸科等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及时会商会诊,按照一人一方案的原则,做到精细化管理和监测,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五是织密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网。全区所有学校、幼儿园线上网络教学有序开展,全面排查与无症状感染者行程轨迹重合的师生并落实相关管控措施,同时围绕校园封闭管理、师生及共同居住人健康监测、师生核酸日常筛查、学校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确保全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最大限度降低学校疫情风险。


二、物资保障情况

医疗物资储备方面:我区共储备22类医疗防护物资及核酸检测物资共计232万5503个,并及时与医药企业明确物资保供协议内容,确保能够按时、按质、按量运抵,及时补充医疗物资,完全可以满足6轮的全员核酸检测需求。

生活物资供应方面:我区13家较大型企业参与保供,2000余人开展保供工作。目前,库存大米、面粉、食用油、肉类可稳定供应3个月;蔬菜水果可稳定供应7天;奶类、鸡蛋、方便食品完全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全区今日15家大型超市、423家便利店、49家药店营业。

我区防疫物资、生活物资储备充足,采购渠道畅通,具有足够的物资保障能力和转运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全区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

问题1:疫情期间,临河区是如何进行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都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答:面对疫情,交通保障组接到疫情防控前线指挥中心指令后,第一时间集结工作人员,与时间赛跑,全面做好临河区道路交通保通保畅各项工作。

一是立即激活交通运输保障应急预案。启用应急运输储备车辆。临河区共储备运输保障车辆80台,其中:货运15辆,可载重430吨;客运20辆,可载客702位;公交车30辆、7座小客车15辆,可载客105位,驾驶人员均在待命状态。

截至9月27日14时,出动应急保障车辆共30台次。启动客车18台次,负责转运火车站抵临人员1153人;启动客车8台次,转运187人至隔离酒店;启动客车4台次,转运核酸检测样本转运箱400个。

二是强化路网平台监测。加强与市交通运输局协调沟通,充分利用指挥中心路网监测平台,全天候、全时段加强对区域内干线路口通行信息监测,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及时汇总各地通行信息,第一时间为前线指挥中心统筹疫情防控提供交通保障信息支撑。目前,全区国省道干线路网运行顺畅。

三是采取纸质和电子双线运行模式,实施便捷高效的车辆通行证制度。一方面,负责组织实施区域内承担应急保障任务车辆的通行证发放。保障供水、供电、供气、火车站、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人员等应急保障部门正常开展工作以及其他有紧急公务的部门正常通行;另一方面,积极为重点货运企业、“白名单”企业、邮政快递企业和其他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通行证,使事关医疗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物资、邮政快递等民生物资和农业、能源、原材料等其他重要物资能及时运得出、进得来。

四是有效利用服务热线,及时回应社会关切。12345、12328服务热线24小时由专人负责,对反映的货运物流诉求以及上级交办的事项,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截至目前,共收到群众反映货运物流情况、政策咨询等问题12条,均已及时做出政策解释和疏导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沟通相关部门解决,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物流渠道畅通。

问题2:疫情发生后,我们在核酸检测点和社区出入口,到处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能否介绍一下志愿者们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答:我们动员全区各行业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了临河区“暖新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本次疫情防控工作。服务队下设9支分队,涵盖市场监管、住建、工信、农牧、交通、司法等10个行业领域共710人,其中269人为外卖送餐和快递物流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一是助力区域核酸检测工作中,广大志愿者不畏辛苦、认真负责,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协助街道社区做好核酸检测的组织动员、秩序维护、扫码登记、分流引导等,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二是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志愿者还为居民提供代购、代送、生活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解决许多群众的燃眉之急。同时,志愿者们积极配合做好临时围合管控、道路设卡排查、人员出入登记等工作,并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及时处理和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

三是广大志愿者既是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引导员也是协调员,他们走在前、打头阵,深入小区单元、楼栋协助开展核酸检测、重点人员排查、全天候值班等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利用多种手段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使群众充分了解疫情形势和防控知识,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和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目前,临河区“暖新志愿服务队”累计提供志愿服务3万余人次,为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贡献了志愿力量。

问题3:疫情发生后广大市民对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用品的销售价格十分关注,市场监管部门对经营者经营行为有何规范?市场监管部门对经调查核实后的价格违法行为将如何处理?


答:疫情期间,为了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保障市场价格平稳有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印发了《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的通告》,引导群众理性消费,防止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提醒经营者严格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规定,要求经营者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牢固树立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组织货源,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接受群众监督,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对辖区内四季青批发市场、各大超市、小区内超市、药店加大巡查力度。对四季青批发市场重点商品价格进行线上监测,采取实时监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双监管。密切关注防疫用品及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波动情况,增加市场巡查频次,不断强化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零售药店价格监管。严肃查处拒不执行明码标价、价格欺诈、串通涨价或通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等价格违法行为。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经营者,根据《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价格欺诈行为的,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对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行为的,最高可处300万元的罚款;对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最高可处500万元的罚款。

三是依法高效处置。安排专人值班并及时受理处置群众价格诉求,耐心解答群众政策咨询,认真梳理、快速查办价格投诉举报案件。对现场检查发现及消费者反映的价格违法问题一经查实,坚决予以严肃查处,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复,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同时及时曝光典型案例,维护好居民生活用品、药品、防护用品市场价格秩序。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价格执法检查力度,确保疫情期间市场价格稳定。在此,特别提醒消费者:目前我区疫情防护用品和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价格稳定,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请广大市民理性购买、放心消费。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积极监督,发现各类价格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权。

问题4:国庆假期即将来临,临河区如何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对市民做好防控工作有哪些建议?


答:关于国庆假期期间,临河区如何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坚决把好“落地检”关口。加强来返人员落地核酸检测工作,严格查验“两码一证”和入区报备查验。

二是加强重点行业监管。各有关部门要从严从紧落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重点加强对学校、养老托幼社会福利机构、宾馆酒店、医疗机构、监所、建筑工地等人员居住场所的监管,参照社区、村组管理模式,做到“四查清”(人数清、人头清、位置清、管控清)。

三是加强高校疫情防控。提前谋划国庆假期安排,倡导师生员工就地过节,确保学校防疫安全和稳定。市外返校学生要严格执行一周的闭环管理措施。针对性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全面提升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四是加强集中隔离场所管理。对集中隔离点进行全面排查,全部做好启用准备,选好集中隔离场所点位长和管理团队,加强培训演练和考核。

五是加强常态化核酸检测。按照“鼓励倡导、愿检尽检、便民利民”原则,加密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布局,方便群众采样检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要带头参与常态化核酸检测。所有场所要认真执行扫码查验制度,健康码红码黄码和“巴彦淖尔健康宝”弹窗并显示红色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

六是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带班领导、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保持值班电话、手机时刻畅通,不得擅离职守。持续做好节假日期间疫情防控信息报送工作,如遇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按要求逐级上报。

七是加强舆论引导。进一步加大国庆假期及前后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并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措施。

对市民做好防控工作的建议:

一是尽量留在本地过节。请广大市民自觉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减少跨地市出行,非必要不出市,尽量留在本地过节,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疫情传播风险。确需出行的,旅客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

二是积极配合“落地检”。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原则,跨省流动人员抵达目的地后,要积极配合当地完成“落地检”。

三是主动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住宾馆、酒店等人流密集场所时,要主动出示健康码和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从外省份返回的建筑工地人员要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四是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尽量避免前往人员集中的密集场所,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用公筷,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主动配合扫码验码、测温等防控措施。同时,广大市民朋友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从官方权威发布、主流新闻媒体等正规渠道了解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识,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保持健康积极心态,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




 
           
主办:临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临河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ICP备1300368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8020002    蒙公网安备:15080202000021号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电话:0478-852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