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区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和临河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将诚信建设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谋划工作举措,以“干事干事干成事”的使命担当,有序推进诚信建设工程各项任务完成。现将2024年临河区诚信建设工程工作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
制发《临河区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共4个任务清单87条措施,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分别制发各领域实施方案,安排部署重点任务。建立调度通报、督办交办、提示建议等工作机制,组织召开各类推进、调度会议26次,制发等级评价8期、制发提醒、督办函21份。成立诚信建设工程专项工作推进组,形成了政府领导、办公室牵头抓总、四个专项小组分领域负责、全区所有单位协同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
(二)坚持将政务诚信作为信用体系“第一诚信”
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加大对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共梳理问题9项,制定整改措施19条。梳理并公示乡镇行政执法事项,其中2个乡镇39项、7个乡镇45项。对行政许可和处罚信息进行“双公示”,已归集双公示信息19770条,并将“双公示”拓展至“十公示”,切实提高政务公开精准度。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诚信建设投诉”窗口,畅通违约失信投诉渠道;将诚信建设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党校培训内容,区委常委会开展学习2次,政府常务会议开展学习5次,党校培训2期,培训干部423人。开展政府失信大排查、大起底工作,共排查出线索2个,涉及金额3067.84万元,涉及企业129家,全部办结,整改率100%。在临河区政府网站开通诚信建设栏目,共发布信息54条。大力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截至目前办件量达到4.78万件,位列全市第一。
(三)坚持将商务诚信作为商业活动“第一基石”
切实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共用,依托“巴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各行业领域重点人群信用信息,实现一站式查询、一体化应用,共归集信用承诺信息20481条。在41个部门、43个领域建立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依托“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实行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已完成“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879个批次,检查市场主体2307户;部门内抽查37个批次,检查市场主体517户。已有20个行业主管部门在33个行业领域依据信用评价结果实施了差异化监管工作,17个行业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落实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9个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了19类“信用+”应用场景,切实用好信用评价成果。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建立“两书同达”主动告知制度,提醒行政处罚相对人及时进行信用修复,已履行“两书同达”350余次,接待信用咨询1700余次,主动提醒指导70余次,已完成企业异常名录信用修复58件,行政处罚信用修复9件,严重违法失信信用修复3件,持续减少失信主体存量。
(四)坚持把社会诚信作为临河人“第一本色”
制发《临河区诚信建设工程宣传工作方案》,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形式多样诚信宣传活动,依托“黄河金岸 魅力临河”微信公众号、爱临河APP等主流媒体平台开设“诚信临河”等专栏,发布以“诚信”为主题相关报道296条。利用“法治临河”公众号发布并转载关于诚信建设相关报道120篇,拍摄诚信建设公益宣传片1部。打造临河区竞香园“诚信角”,将诚信融入主题公园建设;利用长廊、绿地、宣传栏等元素,将诚信融入社区院内游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诚信意识。在“黄河金岸 魅力临河”微信公众号、爱临河APP等平台,发布严重失信主体或失信反面典型案例相关报道共14条,发布制止餐饮浪费“红黑榜”11期、临河区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2期,充分发挥负面典型震慑作用。
(五)坚持把司法公信作为公平正义“最后防线”
进一步加大律师行业监管力度,在主流媒体及报刊公示律师执业信息(目前临河区共有8家律所,执业律师104名,公职律师27名)。开展“诚信+法律援助”工作,健全援调对接联动机制,做到“应援尽援”,共受理案件403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80余万元。在政府网站开设公共法律服务专栏,及时公布相关司法信息,现已公布45条,公开选聘人民陪审员60名。通过中国检察网12309更新案件程序性信息530条,依托“移动微法院”平台提供服务,网上案件送达率达77.56%。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对符合公开条件的执法司法信息进行公开,拓宽公安网上查询渠道。组成涉企刑事案件专项清理小组,以“挂案”清理为抓手,深入开展专项清理活动,共监督立案14件,监督撤案49件,其中涉企撤案2起。持续深入开展“昆仑2024”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食药知森”等各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截至目前,共立案10起,破案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均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二、工作亮点
一是加强诚信企业和品牌建设。积极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大力推荐行业内诚信企业参加自治区诚信典型企业选树。临河区共有5148家自治区级诚信达标企业、40家诚信示范企业、4家自治区诚信示范企业并获评公示。二是打造诚信建设宣传角。将竞香苑打造成为向外宣传阐释诚信建设的阵地,发挥公园人员流动多、游园群体广的优势,将公园景观设计与诚信主题相结合,成为寓教于乐的“诚信公园”。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关于诚信建设工程的工作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充分发挥推进组办公室、4个牵头部门职责,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积极打造工作亮点,及时总结梳理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打造“临河样板”模式。三是加大学习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诚信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广泛开展诚信典型企业、典型人物评比选树,大力营造“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浓厚氛围。
总之,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诚信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为临河区的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共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委员会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