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20000m³d零排放中水回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2月9日-2024年12月13日(5个工作日)。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478-8227307 8521317
传 真:0478-8273663
邮 编:015000
通讯地址: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局临河区分局 605室
一、拟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
11 | 联 邦 制 药 (内蒙 古) 有 限 公 司20000 m³/d零 排 放 中 水 回 用 项 目 | 巴彦淖尔市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 | 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 | 内蒙古尚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位于巴彦淖尔市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中心坐标为东经107°30'39.224",北纬40°48'29.124"。本项目占地面积为5680m2。该公司现有污水处理工程总处理能力为48800m3/d,为了应对未来产品多元化生产,进一步确保公司“零排放”的战略目标实施,该公司提出建设20000m³/d零排放中水回用项目。 本项目拟建设一套设20000吨/天零排放中水回用系统,主要处理来自污水处理站的污水。主要建设内容:新建1座总建筑面积为7944m2的全封闭厂房。新建1套20000m3/d中水回用系统,主要工艺流程为:机械搅拌澄清池-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膜-一级低压反渗透-高密度澄清池-多介质过滤器-树脂软化罐-二级高压反渗透-二级低压反渗透-回用水池;主要设备包括:机械搅拌澄清池3座、一级多介质过滤器12台、自清洗过滤器4台、超滤装置6台、超滤反洗保安过滤器1台、一级低压反渗透装置6台、进水过滤器6台、二级多介质过滤器4台、软化树脂装置4台、二级高压反渗透装置7台、进水过滤器7台、低压反渗透装置2台、进水过滤器2台、高压板框3台。新建1台容积为120m3的硫酸储罐;新建1台容积为120m3的盐酸储罐;新建1台容积为120m3的液碱储罐;新建1台容积为50m3的次氯酸钠储罐。其他生产装置和公辅设施均依托现有工程。采暖供热依托厂区现有热电联产车间热水进行供暖,供暖后热水回用于热电联产车间;生产无需供热。项目总投资14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4000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00%。 | 三、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施工管理,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防止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废气主要为车间储罐呼吸气等车间无组织废气,主要污染因子为硫酸雾和氯化氢,通过全封闭车间并增强人员对输料泵、管道、阀门检查更换的方式,有效降低无组织硫酸雾、氯化氢废气的逸散。产生的硫酸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产生的氯化氢满足《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表4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制。 3、废水主要为反渗透浓盐水、生活污水和设备冲洗废水。反渗透浓盐水送入厂内现有分盐系统处理;设备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送厂内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进入厂区现有中水回用系统进一步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回用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24)表1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质基本控制项目及限值。 4、选购低噪声设备,安装在厂房内,并采取减震隔音等有效的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5、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污泥、废反渗透膜、废超滤膜、废树脂和生活垃圾,污泥经鉴定结果可知不具备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以上固体废物均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污泥不进行暂存,委托一般固体废物处置单位拉运及综合利用;废反渗透膜、废超滤膜更换周期约5年,废树脂更换周期约5年,每次更换时均直接由厂家进行回收;生活垃圾定期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6、严格按照防渗规范要求建设,依照环评报告表储罐区为重点防渗区,储罐周围设置围堰和导流渠,渗透系数K≤1.0×10-10cm/s;一般防渗区渗透系数K≤1.0×10-7cm/s。防止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7、编制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采取必要的环境风险应急防范措施,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四、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按国家环保相关规定,建成投产后三个月内,企业自主组织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