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告公示
日期:2024-06-05 11:24 来源:临河区农牧和科技局 
分享到:
    
临河区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推进农业“三项补贴”由激励性补贴向功能性补贴转变、由覆盖性补贴向环节性补贴转变,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强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持续推进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农民保护耕地责任相挂钩,引导农民综合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农药等措施,切实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不断改善提升耕地地力,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上级财政下达我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9765万元,其中:核减后的计税耕地面积1016576.88亩,补贴标准89.34/亩;防致贫返贫监测户面积9729.77亩,补贴标准95.15/亩;小麦散种面积63881.96亩补贴标准89.34/亩;100亩以上小麦单种集中连片面积1288.91亩,补贴标准150/亩临河区财政局已将上级财政下达的资金通过“一卡通”形式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发放资金9765万元

(二)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2023年中央财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巴财农2023〕444号)下达资金8887万元,《关于下达2023年中央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第二批)(巴财农2023〕633号)下达资金319万元,《关于对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调整的通知》(巴财农2023〕1086号)下达调整资金金额为559万元。2023年临河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9765万元,已通过“一卡通”形式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本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为切实提高惠农补贴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资金支出责任和效率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二)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市财政局已将2023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9765万元全部拨付到临河区财政局。

(三)项目资金产出情况

临河区财政局已将上级财政下达的2023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形式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发放资金9765万元。

(四)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各乡镇(农场)做好相关基础数据采集审核、补贴资金发放等具体工作。区财政局、农牧局切实做好资金监管和拨付工作,严格执行补贴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实行补贴兑付“一卡通”,确保了补贴资金封闭式运行。严禁挤占挪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对于骗取、套取、贪污或违规发放补贴资金等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1.数量指标

2023年上级财政下达我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9765万元,其中用于核减后的计税耕地面积补贴资金9082.37万元,补贴面积1016576.88亩,补贴标准89.34/亩,涉及农户65547户;用于防致贫返贫监测户补贴资金92.58万元补贴面积9729.77亩,补贴标准95.15/亩,涉及农户782户;用于小麦散种补贴资金570.72万元,补贴面积63881.96亩补贴标准89.34/亩,涉及农户12863户;用于100亩以上小麦单种集中连片补贴资金19.33万元,补贴面积1288.91亩,补贴标准150/亩,涉及农户47户

2.质量指标

推进农业“三项补贴”由激励性补贴向功能性补贴转变、由覆盖性补贴向环节性补贴转变,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立足资源禀赋,强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积极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综合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农药等措施,自觉保护耕地地力,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为落实好我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确保补贴依据真实有效,切实保证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的合法收益,必须执行好种植花名册和清册资金两次公示制度,补贴信息公示制度落实率,全年实际完成为100%。

3.时效指标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及时研究明确当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具体政策,及时制订符合本区实际的《临河区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下达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和区财政局根据农牧局认定的公示后的计税面积和小麦地力提升面积测算的补贴金额进行资金公示,经公示确定无异议后,通过一卡通将补贴资金发放到生产者手中,实现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兑付率全年实际完成值为100%。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9765万元,实际发放9765万元,年度资金兑付率100%,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

(二)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1.经济效益

将直接发放给农民的补贴与耕地地力保护挂钩,鼓励农民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农药等措施,自觉保护耕地地力,实现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2.社会效益

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推进农业“三项补贴”由激励性补贴向功能性补贴转变、由覆盖性补贴向环节性补贴转变,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鼓励农民秸秆还田,不露天焚烧秸秆,增施有机肥,主动保护耕地地力,有效整治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

3.生态效益

鼓励农民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农药等措施,提高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意识,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实现“藏粮于地”。

(三)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补贴对象满意度达90%以上,赢得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使该项补贴政策落到实处,赢得百姓认可。

(四)自评得分情况100分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项目立项、实施存在问题。小麦补贴资金不足,建议继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小麦主产区地力提升。

(二)资金管理使用存在问题。

问题:该项补贴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目的是积极引导农民综合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农药等措施,切实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然而大部分农民还是按照常规种地方式进行耕种,发放的补贴实际上没有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

建议:1、小麦是各类农作物套种和复种的母田,也是轮作倒茬、恢复地力、防治病虫害的最佳夏收作物建议将资金用于小麦连片种植及连片麦后复种种植补贴。发放形式:一卡通或对公;验收:邀请三方进行验收。

2、按照用养结合、保护利用,突出重点,推进农业“三项补贴”由激励性补贴向功能性补贴转变、由覆盖性补贴向环节性补贴转变,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强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鼓励农民主动保护耕地地力,引导农民综合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农药等措施,切实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不断改善提升耕地地力。发放形式:物化补贴

、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事关种粮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面广,各部门、乡镇、农场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及时制订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将补贴政策具体内容宣传到村到户持续推进粮食作物地力提升和单产提升工作,发挥补贴效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确保补贴资金发放精准高严格落实公示制度。区直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农场)通过各类媒体渠道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临河区农牧局

2024年2月21日

附件:临河区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2.20.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