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区统计局
(2025年5月10日)
2024年,临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推动“三大行动”、落实“六个工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一年来,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得到坚决贯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闯新路、进中游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425.52亿元,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4.36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15亿元,同比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212.01亿元,同比增长4.1%。三次产业比为19.8:30.4:49.8。第一、二、三产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7.1%、46.2%和36.7%。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676元。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8.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2.14万人,乡村人口16.4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1.96 %,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9.30万人,女性人口29.26万人。出生人口0.38万人,出生率为6.49‰;死亡人口0.55万人,死亡率为9.39‰。人口自然增长率-2.90‰。
表1 2024年末临河区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 ||
指标 | 年末数 | 比重(%) |
常住人口 | 58.56 | 100 |
其中:城镇 | 42.14 | 71.96 |
乡村 | 16.42 | 28.04 |
其中:男性 | 29.30 | 50.03 |
女性 | 29.26 | 49.97 |
其中:0-14岁 | 7.59 | 12.96 |
15-64岁 | 42.01 | 71.74 |
65岁及以上 | 8.96 | 15.3 |
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297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0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2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31523人(其中转移六个月以上24591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4期,培训人数1468人。开展创业培训16期,培训人数46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89万,惠及96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下跌0.7%。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跌0.6%,衣着类价格涨0.7%,居住类价格跌3.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涨2.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跌3.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涨0.5%,医疗保健类价格涨2.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涨3.7%。
表2 2024年临河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 |
指标 | 比上年涨幅(%) |
居民消费价格 | -0.7 |
其中:食品烟酒 | -0.6 |
其中:粮食 | 0.9 |
鲜菜 | 8.7 |
畜肉 | -4.6 |
水产品 | -1.7 |
蛋 | -1.5 |
鲜果 | -7.1 |
衣着 | 0.7 |
居住 | -3.9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2.2 |
交通和通信 | -3.1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0.5 |
医疗保健 | 2.7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3.7 |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0.1亿元,同比增长5.6%。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200.2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83.2万亩,同比下降18.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17.0万亩,同比增长11.4%。全年粮食总产量57.8万吨,同比下降12.5%;油料产量17.2万吨,同比增长5.8%;蔬菜产量117.5万吨,同比增长16.1%。
表3 202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 ||
产品名称 | 2024年 | 同比增长(%) |
粮食(万吨) | 57.8 | -12.5 |
小麦(万吨) | 2.4 | -57.0 |
玉米(万吨) | 55.2 | -8.6 |
油料(万吨) | 17.2 | 5.8 |
西瓜(万吨) | 4.1 | -2.0 |
甜瓜(万吨) | 1.6 | 7.4 |
白瓜籽(万吨) | 1.1 | 5.8 |
蔬菜(万吨) | 117.5 | 16.1 |
其中:番茄(万吨) | 72.3 | 21.9 |
年末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20.6万千瓦,同比增长9.9%;各类拖拉机保有量43672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0马力以上)9421台,小型拖拉机(30马力以下)34251台,收获机械863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384台),各类配套农机具73321台。目前,全区主要农作物的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7.5%。机耕面积达205万亩,机械播种187万亩,机械收获面积146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036个,认定的家庭农牧场1080个,种养大户6306户。新增土地流转8.5万亩,全区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115.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1万亩,荣获“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落实订单种植123万亩。“两品一标一新”认证企业31家、126款产品,57家品牌化建设企业全部纳入了国家追溯平台。推广水肥一体化9.0万亩,新建设设施农业2650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422个,新建规模化养殖场10个,规模化养殖场累计1676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10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8.1%;增加值可比价增速16.3%。其中:轻工业产值同比下降2.6%;重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1.7%。根据注册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9.6%;非公有制企业产值同比下降3.0%。分产业看:能源基础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0%;制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8%;食品产业产值同比下降6.5%;绒纺产业产值同比下降15.2%;冶化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2.0%;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1.0%;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同比下降17.5%;其它产业产值同比下降7.7%。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不包活电业局)实现营业收入386.8亿元,利润总额59.0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15.3%。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5.7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7.6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6.6%,产品销售率为99.2%。
表4 2024年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同比增长(%) |
食用植物油 | 吨 | 6050.2 | 9.5 |
饲料 | 万吨 | 30.7 | -18.7 |
小麦粉 | 万吨 | 17.5 | 2.4 |
水泥 | 万吨 | 18.5 | -13.0 |
鲜、冷藏肉、冻肉 | 万吨 | 10.8 | -4.2 |
化学药品原药 | 万吨 | 5.1 | 1.4 |
全区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69家;房屋施工面积11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3%,其中新开工面积1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9%;房屋竣工面积2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9%。
四、服务业
全年全临河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7.9亿元,同比下降2.0%;交通运输业增加值36.6亿元,同比增长8.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6亿元,同比下降0.5%;金融业增加值17.8亿元,同比下降4.9%;房地产业增加值11.1亿元,同比下降10.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下降2.6%。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5937.5万吨,同比增长7.7%;完成货运周转量137.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8%。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总量75.5万人次,同比增长45.8%。完成客运周转量6738.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91.62%。
全年完成公路养护投资3560.9万元,农村公路列养率100%,优、良、中等路率76.9%。截止年底,临河区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818.8公里。其中,国省道325.1公里(包含国道216.5公里,省道108.6公里);农村公路3492.3公里(包含县道266.6公里,乡道600.4公里,村道2625.3公里);专道1.4公里。境内11个乡镇(农场)全部通三级以上沥青路,172个行政村(分场)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公路密度百平方公里达到163.5公里,较大人口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97.9%。
年末,临河区拥有驾驶资格人数238951人,机动车保有量183375辆,其中:小型汽车150396辆(小型普通汽车146051辆,小型新能源汽车4345辆),大型汽车15812辆(大型普通汽车15691辆,大型新能源汽车121辆),挂车7763辆,摩托车9050辆,农用车351辆,出租车1056辆,公交车223辆。年末全区共有公共汽车线路30条,营运里程38.46万公里,新开通城际农村公交5条,共计13条农村公交线路。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0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5.1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24.6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8.0亿元,同比增长3.3%。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实现零售额97.3亿元,同比增长3.1%;乡村实现零售额20.7亿元,同比增长4.0%。按消费形态统计,餐饮收入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0.7%;商品零售完成106.2亿元,同比增长3.6%。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85.6亿元,同比增长14.0%。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1.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分三大领域看,制造业领域同比增长72.6%,基础设施领域同比下降3.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6.5%;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10.6%,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5.8%;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同比增长3.1%,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20.2%,其他费用同比下降6.3%。
表5 2024年主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 |
行业 | 比上年增长(%)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 3.2 |
农林牧渔业 | 89 |
采矿业 | -39.4 |
制造业 | 72.6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0.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3 |
房地产业 | -14.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5.8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274.4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65.7 |
教育 | 20.5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1.7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36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82.9 |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总额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全年共引进外资31.7亿元,其中引进国内(区外)资金29.7亿元,区内(市外)资金2亿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22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47亿元,同比下降2.5%;非税收入完成3.75亿元,同比增长80.4%。分部门看:临河区税务局完成14.27亿元,同比下降5.1%;开发区税务局完成3.94亿元,同比增长2%;财政系统完成3.01亿元,同比增长157.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17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八项民生支出37.8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
年末临河地区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14.53亿元,较年初增加62.11亿元,同比增长6.8%;各项贷款余额628.35亿元,较年初增加33.22亿元,同比增长5.3%;综合存贷比68.7%。全年证券公司股民开户数为4065户,证券交易额为603.4亿元。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9亿元,同比下降1.1%;支付各项赔款4.6亿元,同比增长6.2%。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14元,同比增长5.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97元,同比增长5.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38元,同比增长5.0%。全体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722元,同比增长3.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873元,同比增3.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89元,同比增3.2%。
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人员达317861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2038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232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6113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71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4727人。失业保险缴费人数40438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65970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65085人。医疗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7.7%,生育保险参保65085人。
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1.36亿元。共为9618户12777名城乡低保对象累计发放低保金6277.59万元。其中,为城镇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238.56万元;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4039.03万元。发放电价补贴53.25万元,发放取暖补贴116.37万元。为1138名城乡特困人员发放供养资金1283.92万元。为501名失能、半失能城乡特困人员发放照料护理费521.51万元。为4817名城乡困难残疾人和7488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资金1636.23万元。为103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累计发放供养资金217.08万元。为105名社救对象发放各项补贴资金71.18万元。通过临时救助和“救急难”救助累计救助困难群众7237人次,支出救助资金1723.1万元。为11138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和生活困难补贴共计1408.82万元。为971名符合条件人员办理领取殡葬补贴188.88万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临河区授权专利53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0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53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7件。全年全区拥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3家。
临河辖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43所(包括幼儿园),在校学生95290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在校学生13845人,专任教师714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生7244人,专任教师563人;普通中学22所,在校生24692人,专任教师2031人(其中:初级中学15所,在校生15721人,专任教师1309人。高级中学7所,在校生8971人,专任教师722人);小学27所,在校学生 33880人,专任教师2129人;拥有幼儿园86所,在园幼儿15404人,教师1209人;拥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25人,专任教师64人。
十一、文化体育旅游和卫生健康
全区拥有影剧院8个,文化馆2座,档案馆2座,图书馆2座,报社1家,博物馆3座,公益书屋6个。拥有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达3.2万户。全年出版报纸476.6万份。全年配送各类文体器材1120件,组织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00场,直接参与人数和观众达到5万人次,建成全民健身中心4个。文化场馆服务人次16320人,图书馆接待读者92443人次,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95%。
年末,全区拥有旅行总社13家,分社7家;有星级饭店3家;国家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7家;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1 家,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1家。目前,临河区共有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年举办春节元宵节、全民阅读、梨花节、“5·19”中国旅游日、消夏文化艺术节、群众性体育健身、2024中式台球大师赛超级分站赛、巴彦淖尔市第二十一届河套文化艺术节、巴彦淖尔市镜湖自驾营地冬季露营节等各类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 174场次。
临河辖区设医疗卫生保健机构712个,设医院39所(其中,三级综合医院2所,蒙医医院1所,三级中医医院1所,二级康复医院1所,民营医院34所),传染病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所,妇幼保健院1所,卫生监督机构2所,乡镇卫生院1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所,村卫生室187所,门诊、医务室、个体诊所452所。共有床位5868张。共有卫生事业人员11838人,卫生技术专业人员974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77人,注册护士5115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654人,每千人执业医师6.79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根据国土“三调”数据,2024年,全区有林地面积7376.91公顷,灌木林地面积1461.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3%。完成人工造林6358亩,栽植苗木260万株。
年平均气温9.8℃,年降水量185.4mm,年日照时数2712.4小时,无霜期202天,年平均风速1.9米/秒,空气优良率达到87.0%(扣除异常沙尘天气后),全年PM2.5平均浓度28mg/m³。污水处理率98.83%,生活垃圾转运量13.99万吨,建成区共有绿地1698.09万㎡,绿地率为33.3%,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18㎡/人。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受伤1人。其中工矿生产安全事故0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起,下降33.3%;死亡人数减少1人,下降33.3%。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上报市局初步反馈数,最终法定使用数据以《临河区国民经济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2.公报中涉及GDP、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涉及指标增速均为同口径增速。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价格指数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巴彦淖尔市调查队;对外贸易数据来自商务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场监督管理局;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及客运周转量参考全市增速推算数据;农业机械类数据来自农科局;民用汽车和公交数据来自交警支队;道路数据来自交通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安监局;电信数、电话数、移动互联网数来自电信运营商;文化、旅游、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数据来自文化旅游体育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分行;保险数据来自临河辖区各大保险公司;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医疗保障局;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电视、广播数据来自广播电视局;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委员会;最低生活保障、各类扶助数据来自民政局;污水处理率来自住建局;垃圾清运量来自市政环境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和草原局临河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