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蒙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今日临河>政务动态
日期:2025-02-05 08:46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分享到:
  
临河区:建设紧密型医共体让健康服务更优质
 

“不出村就能让临河区人民医院的专家‘面对面’看病,真是方便!”近日,线上会诊后,临河区乌兰图克镇隆胜村五组村民詹有福满意地说。

詹有福之前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最近感觉胸闷气短,便来到隆胜卫生院检查,医生在给他做完心电图后通过远程门诊协作平台向临河区人民医院发起会诊请求,心内科专家通过远程平台上传的病历及影像等检查资料,对詹有福的病情进行详细分析,给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和方案。

近年来,临河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党建赋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得到了有效提高,逐渐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医院、康复在社区”的诊疗模式,打通了群众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

在医共体信息一体化平台的另一端——临河区人民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心电医师靳小竹正在认真诊断西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过来的患者心电图,不到一分钟,诊断情况直接回传给了对方。随后,她又认真查看其他分院传来的患者心电图。“我们远程心电图诊断一般不超过3分钟,便能将报告传回到基层,能给急症患者争取更多急救时间。”靳小竹说。

近年来,临河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建+医共体”模式,把党的领导融入医共体治理结构,成立了医共体党委,临河区人民医院为总医院,妇幼保健院、第三人民医院、军友康宁医院为专科分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层分院,通过搭建“总医院+专科分院+基层分院”的组织架构和坚持“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理念,实现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上下贯通。截至目前,共完成远程影像诊断16.3万例,远程心电诊断16.2万例,及时诊断并转诊心肌梗死患者200余人,基层分院发起远程协同门诊会诊800余人次,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打造了“城区15分钟、农村30分钟”急救圈,建成了胸痛、卒中、创伤等5大中心,急诊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姨姨,您的血压是130/80毫米汞柱,在正常范围内,这次血压控制得很好,要继续按时服药,但不能太劳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随时联系我们。”近日,临河区汇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韩佳辰携带医疗设备,来到新城康都小区居民白秀兰家中,为她进行测血压、心肺听诊及健康评估等健康巡诊服务。

预防为主、医防融合是医共体建设的目标之一,临河区始终以全人群健康管理为先导,以家庭医生履约为抓手,通过提供长期签约服务,充分发挥辖区医生健康“守门员”作用,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通过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系卡》,使群众明白受益项目,便于和家庭医生取得联系。同时,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根据签约对象的需要和申请,提供非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开展与疾病相关的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康复指导等服务。对空巢老人及行动不便、确有特殊需要的签约居民,家庭医生根据协议,提供上门访视等服务,如遇有疑难、急重症或受条件限制的病例,由家庭医生帮助联系,及时指导做好住院转诊服务、治疗后的用药指导和康复管理等,引导群众有病“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临河区18所乡镇卫生院和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88个,累计签约42.3万人,重点人群签约15.9万人,通过“互联网+护理”,开展护理上门服务,构建新型居家“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


 
           
主办:临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临河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ICP备1300368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8020002    蒙公网安备:15080202000021号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电话:0478-852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