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蒙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今日临河>政务动态
日期:2025-01-03 10:15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分享到:
  
乌兰图克镇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
 

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弘扬乡村文明新风,近年来,临河区乌兰图克镇将发展庭院经济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庭院+种植养殖”经济模式,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原则,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走进乌兰图克镇前进村三组郭继平家,映入眼帘的是3个用钢筋和双层彩钢瓦搭建起来的羊圈,羊儿们或悠闲地散步、或低头咀嚼着饲料,“咩咩”声此起彼伏,郭继平和妻子正忙着给羊喂草料,清理羊圈。

郭继平是村里最早发展“庭院经济”的行家里手。“我家的3个羊圈每年出栏肉羊1900只左右,纯利润18万余元,‘庭院经济’让我们小家庭变得富裕了,幸福指数也提高了。”郭继平说。他和妻子养羊20多年了,从最初的十几只到后来的几百只,目前他家存栏肉羊300多只,还养了60多只鸡,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一笔不少的收入。

郭继平的“庭院经济”采取种养循环的发展模式,自己的20亩地种植玉米、葵花等农作物用于养殖牲畜,牲畜产生的粪便经发酵后,又转化为农作物的有机肥,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郭继平说,他还打算继续学习养殖技术,做到科学养殖,并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把“庭院经济”做精做强。

像郭继平这样发展“庭院经济”的村民在乌兰图克镇还有很多。以前没发展“庭院经济”的时候,好多人家的院子里脏乱差,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如今的农家小院大变样,大棚里一年四季绿意盎然、瓜果飘香,鸡、猪、羊、牛等圈舍整齐划一,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近年来,该镇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思路”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充分利用村民家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盘活闲置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提升,不仅优化了村居环境,还增加了村民收入,真正把“庭院经济”“边角经济”转化成了“美丽经济”,实现了经济环境双收益。据了解,实行“庭院经济”以来,乌兰图克镇村民在房前屋后及院子里共栽植果树7600多株,养羊13.94万只、禽类9.06万只、猪9322口、牛9315头。

下一步,乌兰图克镇将继续以政策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把“庭院经济”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有效结合,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延续“示范带动、串点成线、全面推进”总体思路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主办:临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临河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ICP备1300368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8020002    蒙公网安备:15080202000021号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电话:0478-852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