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蒙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今日临河>政务动态
日期:2023-11-13 09:33  来源: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分享到:
  
临河乌兰图克镇推出社会治理“11331”工作法
 

  在乡镇工作中,如果矛盾纠纷不能有效在基层化解,很可能会变成社会问题,危害社会稳定。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又是社会治理中的一道难题,尤其在农村,小到家长里短、邻里关系,大到房屋拆迁、土地争议,解决起来更是十分棘手。

1.png

调解矛盾

  之前,临河乌兰图克镇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各相关单位、职能部门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经常存在同一起纠纷多个部门重复办公的情况,既增加了工作量,又不能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为此,乌兰图克镇创新性推出了社会治理“11331”工作法(“一委、一办、三所、三室、一听证”),即坚持党委领导、高位推动,以平安建设办公室为中心,整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庭职能,做好“诉调对接”“公调对接”两个环节,通过“老何调解室”“王五厚调解室”“聂义刚工作室”三室联动同向发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类矛盾纠纷和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对复杂事项、无理诉求、缠访闹访案件通过信访听证会进行处理。给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下“草方”治疗,给社会治理中的矛盾纠纷“对症下药”,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中。

  同时,坚持每月召开调解工作分析研讨会,每季度召开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总结分析矛盾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和社会稳定情况,对疑难、重大矛盾纠纷进行研究和解决,并对上月纠纷调处办理情况进行反馈,交流工作经验,检查工作不足,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全面推行社会治理“11331”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乌兰图克镇党委制定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用手册》,方便镇、村、组三级干部下乡入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使用。

  自社会治理“11331”工作法推行以来,乌兰图克镇共梳理各种矛盾141件,化解136件,矛盾化解率达到96%,多方联动有效化解信访案件42起。2012年3月1日,一农户因承包位于某村二组砖窑,向另一农户一次性借款16万元,并写有借条,双方约定分10年还清该笔借款,但至今该农户未还清,为此双方产生矛盾纠纷。今年,矛盾双方找到乌兰图克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办公室,乌兰图克镇党委按照“11331”工作法,联合临河区人民法院为两农户进行调解,解决了纠纷矛盾,获得村民好评。

  建立和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和机制,全面推行社会治理“11331”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渠道。

  下一步,乌兰图克镇将围绕存在问题,深入学习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蕴含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人本精神”,坚持源头治理、风险防控、多元调解相结合,健全完善社会治理“11331”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强化部门联动,坚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走出一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乡村治理新路。


 
           
主办:临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临河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ICP备1300368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8020002    蒙公网安备:15080202000021号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电话:0478-852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