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一端连着发展,一端连着民生。近年来,临河区以改善人居环境、城市转型升级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经济繁荣为城市发展目标,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住房改善“变奏曲”
走进汇丰街道康都社区王府花园居民黎晓霞家中,只见客厅里摆放着崭新的沙发、茶几,绿植将房间装扮得格外温馨。黎晓霞告诉记者,她们一家在临河一职南侧的这片棚户区居住了将近40年,通过棚户区改造,如今,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漂亮新房。
提起搬迁后的幸福生活,黎晓霞感慨地说:“原来我们住的这片儿都是平房,冬天没暖气,取暖靠自己烧火炉,巷道太窄,拉煤车进不来,要到路口拿箩筐抬回来;没有自来水,就在小院里打井取水吃;没有下水道,垃圾和污水随便找个空地或路边倒,夏天,垃圾和污水在太阳的暴晒下散发出阵阵恶臭味,里面的住户是苦不堪言,窗户都不敢开;冬天,垃圾堆成山,污水结成冰,走在路上还得小心翼翼的,一不小心就摔倒。通过棚户区改造,我们搬进了新楼房里,家里各种设施齐全,还干干净净的。小区里又是花又是树,晚上出来有路灯,和以前比,现在生活太幸福了。”
走进江南华府小区,路面洁净平整,楼体墙面粉刷一新,出入口安装了门禁和监控系统,小区内绿树成荫,居民在小区内悠闲地散步、聊天……
2016年,梁阿姨一家从北大滩平房区搬迁到江南华府,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现在好了,买了一套两居室,比原来在平房住得舒服多了。孩子们都成家了,就我们老两口住管够了。”梁阿姨开心地和记者分享,腿脚不好的她,这次还特意选了电梯房,“年纪大了,爬不动楼,所以选的电梯楼,现在每天早上去文博广场跳溜溜弯,腿脚比以前硬朗多了。”梁阿姨对新家周边的便利交通也很满意,“我现在生活过得老乐呵了,跳跳舞、带带小孙子,每天都充满期待。”
十年来,临河区抓住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对居住在设施不完善、年久失修的社区居民来说,居住环境的改善切切实实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拉近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
美好生活“协奏曲”
秋风飒爽,人物和谐。家住奥林国际的王先生茶余饭后必然会到小区旁的足球公园溜一圈,和三三两两的邻居们谈笑风生,一同感受美好生活。
足球公园总用地面积150亩,有足球场区、水系景观、园林绿化、广场园路铺装、雕塑、足球展馆等六大区域。是一个集足球比赛、训练、足球文化展示和市民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
“足球公园建成后,我们周边环境变化特别大,越来越美了!现在,我每天都要在游园里走走转转、散散心。”家住公园旁的李大爷坐在游园的长凳上乐得合不拢嘴,“现在一出门就能到公园里锻炼散步,感觉太方便了!”记者看到,公园安装了精美的宣传展板,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城市等内容,在公园一侧,健身器材、休闲走廊一应俱全。
秋风习习,市民们在这里休闲,孩子在这里玩耍。
城市宜居“交响曲”
过去10年,临河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生态功能不断完善,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总干渠、永济渠、北边渠等穿城河流先后完成景观修复改造,青春湖、人民公园、黄河湿地公园、植物园、北郊公园、消防公园、双拥公园等一大批城市休闲绿地景观先后建起,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成为城市绿肺,给予城市丰沛的绿色因子,市民走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城市公园绿地带来的福利。
十年来,临河区不断加大宜居城市投入和建设力度,拓展城区道路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临河区首位度得到了有效提高,交通便捷,公路畅通,公园游园遍地开花,绿色福祉看得见摸得着……过去十年,临河人民共同见证了城市发展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