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推广城郊村采暖“煤改电”项目。3月份组织相关乡镇、农场、街道进行了“煤改电”确村确户统计,截至目前完成煤改电确村确户报装统计7556户(城郊村7309户、建成区247户)。项目已于4月20日开工,预计9月30日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
二、启动2家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金泰园全民健身中心已完成前期立项、可研、招投标和各项规划勘探审批程序,6月初正式开工建设。西环办华泰丽都社区全民健身中心提档升级项目正在进行吊顶、施工材料购进、墙壁刮白等工作。
三、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向乡镇村组延伸。乡镇街道均已挂牌成立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办公室,实现实体化运转。建立了“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配备了功能室,设立了集中办公服务窗口。推行重大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机制,结合涉稳风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截至6月初,9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共处理信访案件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40起,调解成功率达77%以上。
四、上线“智慧餐饮”服务项目。稳步推进厨房“透明化”、用具“色标化”、贮存“超市化”、操作“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示范店和示范街建设。目前已评选出50户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店,从中选定5户为试点,为其免费安装了“智慧餐饮”服务系统。
五、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旧管网改造项目(古城项目区)。工程已开工建设,计划于2022年7月底前完工。截至目前,完成了12个村组的管道安装任务,更新管道85600米,购置各类型管材304000米,完成投资321万元。
六、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进度。印发了《临河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考核办法。对临河区社区工作者情况进行了3轮摸底排查,分类建立了工作台账,举办了2期社工证考前网络培训班。近期,将联合多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专项考核,考核合格后,纳入社区职业体系建设管理范畴。
七、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临河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总投资1.23亿元,共改造31个小区、131栋楼、59.09万平方米,惠及新华、车站、团结、西环、解放5个办事处5804户居民。目前已开工赛亨小区、健康家园等12个小区及2条道路(光辉路、兴隆街)改造项目,已完成投资1060万元,其余小区计划7月初全部开工。
八、扎实开展金融助力中小微企业行动。为有效应对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切实解决商务领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目前,协调农行累计投放贷款102370万元(其中个人类贷款累计投放23173万元,惠及975户;企业类贷款累计投放40043万元,惠及99户;农户类贷款累计投放39154万元,惠及11352户)。
九、开展自治区范围内异地就医定点机构“一卡通”。为方便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购药,除慢性病药物外,新申请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的医药机构可直接纳入医保报销体系,不再进行审批,同时群众可在自治区境内实现异地报销购药。2022年4月30日前已将临河区未列入医保报销体系内的医药机构全部纳入报销体系。
十、打造一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项目。建成了3家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均未投入使用(其中西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已签约第三方运营商,计划6月底前投入使用;车站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正在通过招投标确定第三方运营商;东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计划6月份挂牌康友老年养护院)。计划新建11家养老服务站,已建成投入使用1家,4家分别将于6—8月建成投入使用,4家正在进行前期建设规划,其余2家正在选址。
十一、实施水源路幼儿园建设项目。2022年5月31日召开了临河区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研究同意在水源路东、乌兰南路西、长春西街南、水源路学校北建设一所公办幼儿园。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征拆工作,正在办理发改立项和土地划拨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