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每天行走在路上
都未曾想到脚下的雨污水管网
是谁在畅通
83条主、次干道
778条居民巷道
664.15公里排水管网
15964座雨污水检查井
掏淤泥、输管道
地下排水管网——
城市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
都是他们在保障
他们是风雨中的“逆行者”
城市的“排水人”
“苦、脏、累、险”是排水人的生动写照。为保障临河城区雨水、污水的正常排放,市政环境公司市政部排水站的工作人员舍小家为大家,24小时坚守在排水管线巡视、泵站设备运行、维修、抢险抢修一线上,守护着这座城市千家万户的排水安全。
巴彦淖尔市市政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市政部排水站成立于1982年,现有3个清淤队,1个维修队,共有班组成员27人,主要负责临河城区雨污水泵站的运行、城区雨季的防洪防汛、主次干道及巷道的清淤等工作。
城市的供水管网好比人的吸收系统,下水道就好比人的排泄系统,一旦下水道发生堵塞,整个城市功能就会失调、紊乱,堵塞的下水道如果得不到及时疏通,污水很快就会涌上大街,不仅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还直接损害城市的形象。而和污水打交道,难免就有刺鼻的臭味,“习惯了,刚参加工作时真是受不了,那味道回家都吃不进饭,后来就慢慢适应了。”清淤一队队长陆文军说。过去设备老旧,有时清淤作业还需要人工下到污水井里清掏疏通,夏天更是气味难闻,污水溅到身上、脸上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政部排水站也更换了老旧机械,添置了新的抓斗车、吸污车、高压清洗车等清淤防洪设备,扩大了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临河城区有29座雨污水泵站实施了智能化改造工程,通过综合管控平台统一分配、调度,真正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网络化监控,提高了城市排水能力,降低运行维护人员数量,节省人工成本,真正意义上实现污水处理“智慧管理”。
在排水站工作了5年的王财是陆文军的好搭档,去年他被评为队里的“优秀驾驶员”,城区内的每条道路,每样市政排水设施,都深深地印在他脑海中,每个窨井盖和道路积水点的位置王财都一清二楚,而他的手上也布满了老茧和新旧不一的伤口。“我们的工作不管春夏秋冬要24小时待命,保障雨水、污水泵站设备正常运行,保障雨水及居民生活污水及时排放,这就是我们的职责,干我们这个工作磕磕碰碰都是难免的,这没啥。”王财憨厚地笑着说。
排水站副站长段昭君今年干排水工作已经10个年头了,刚到排水站工作时,面对身边人的质疑他也犹豫过,当时老一辈排水人指着墙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标语告诉他:“虽然我们的工作都是最脏、最累的地方,但你不做他不做总有人要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努力奋斗,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幸福生活。”就是这几句话让他看到了这份工作肩负的使命,也让段昭君心里坚定了要接过这把火炬,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市政人精神传递下去的信念。
全年24小时待命,保障雨、污水泵站设备正常运行,把阴天当作预警,把雨情视为命令,汛期随时保持临战状态,风雨未至,他们已应急待命,积水时,他们与雨水赛跑,以最快速度排除积水,风雨后,排查修复受损排水管网,保障雨水及百姓的生活污水及时排放,这就是“排水人”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