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脑包镇西海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王继伟,当地的干部群众都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称赞。在村民眼里,他是一个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心上的好支书,更是一个致富不忘众乡邻的领路人。
“村干部就要敢闯敢拼、能软能硬,带着村民干、富给村民看;不仅要守好一方水土,更要千方百计富一方百姓”这是王继伟常说的一句话。走上村支书岗位,就得为群众办事,要办事就得让老百姓得实惠,怀着这样实际而又质朴的想法,王继伟这只“领头雁”给村里办了不少好事儿。
“火红”辣椒
带出“红火”日子
拥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王继伟当选为白脑包镇西海村支部书记以来,就坚定了“要让乡亲们富起来”的信念。
过去西海村主要以种植青尖椒、番茄、葵花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且种植较为分散,科技含量低,农民收入普遍不高。“村里要发展没有产业是不行的,就跟咱们老百姓过日子,手里没钱拿啥挣钱?”说到村里的发展王继伟也思考了很久,西海村发展要靠什么产业?他想到了种植历史较长的辣椒!为此,王继伟带领支部一班人多次外出到四川、河南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当地辣椒产业发展和种植技术,广泛交流学习和洽谈合作。最终成功在辣椒育、产、销和技术推广等方面较为成熟的山里红有限集团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将朝天椒种植项目引进西海村。在西海村新建生产线并建成了朝天椒育苗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
“临河地区光热、水资源非常丰富,试产的辣椒品质好、辣度高、香味浓,这就吸引了我们到西海村建厂。公司计划逐年扩大辣椒种植面积,以满足越来越多的订单需求,也让辣椒真正成为西海村一项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山里红辣椒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海华说。
依托朝天椒基地,王继伟带头开展“一组示范、百组行动、万亩效能”科技示范行动,引导农户发展朝天椒订单种植,并先行先试连片示范种植1500亩,当年实现亩均收益6000元,较种植传统作物亩均增收1000-2000元。“咱们种的辣椒品质好,不愁卖。有了这样的好产业,我们彻底摘了穷帽子。”脱贫户畅引弟说。
王继伟说:“总书记说过,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西海村将持续发展‘采摘经济’,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用辣椒的火辣点燃我们村民致富的热情。”
“1573”机制
打造“有礼西海”
“我们村有个‘办实事闹不住’的书记!”村民张海云开心地说:“现在村里大小事有他带头我们干劲十足!大家信任他,他带领我们不只是生活富裕了,精神活动也丰富了”
村民腰包鼓了,干劲足了,精神文明也不能拖后腿。近年来,王继伟带领西海村党员干部打造本土“1573”新时代文明实践机制。通过“五色五人小组”和7支志愿小分队,解决谁来做的问题。通过“群众点单—站点派单—志愿者接单”的“三单式”服务流程,明确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让西海村的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逐步形成了文明“有礼”乡村。
西海村七组的王宏就是该机制的受益者。前年,王宏的老母亲去世,按照原来村里办丧事的习俗,要想“体体面面”办好老母亲的后事,需要花费近10万元。不“大办”母亲的丧事显得自己不够孝顺,“大办”只能打肿脸充胖子,这让原本生活就不富裕的王宏陷入困境。就在这个时候,“大东家”红白理事志愿小分队志愿者来到王宏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他简办丧事,最终王宏及其兄妹接受了志愿者们的建议:用农村猪、牛、羊、鸡代替龙虾海鲜,取消了鼓匠、焰火,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开支,圆满办理了母亲的后事,而且比预算少开支3万元。宴请简化了,但情谊没有减,来参加事宴的村民也纷纷为这种勤俭节约的做法点赞。“志愿者真是贴心了,想得可周到了,给我联系厨师餐车,还帮忙切菜、上菜、洗涮餐具,节省了很多人工费用……”王宏对“大东家”红白理事志愿小分队的服务十分满意。
“有了志愿服务队,村里省了很多事儿,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也都增强了,村干部的压力减轻了不少,有效破解了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难题。”王继伟说。
“呱呱嘴”政策宣讲志愿小分队、“老娘舅”矛盾调处志愿小分队、“土专家”田间指导志愿小分队、“剃头匠”尊老爱幼志愿小分队、“大东家”红白理事志愿小分队、“老来乐”文体娱乐志愿小分队、“小保姆”巾帼服务志愿小分队,7支志愿小分队的组建,实现服务“随叫随到”,24小时“不打烊”,真正服务群众“零距离”。
如今,西海村正在努力建设白脑包镇产业强村“示范村”和乡村振兴“样板村”。2018-2020年,在临河区村党组织书记大比武中,西海村荣获“优胜村”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也多次被市区两级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王继伟本人也多次被临河区委评为优秀党员产业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