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公布了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遴选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高标准建设新型公益书屋阅读空间助推书香临河建设》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成功入选的案例。
据了解,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2021年9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启动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遴选工作。遴选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会同党委宣传部门、发展改革部门按照“重在基层、分类推进”的原则,广泛动员、踊跃申报,共推荐了196个案例。经专家认真遴选,确定《高标准建设新型公益书屋阅读空间助推书香临河建设》等51个案例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制度建设、公共文化空间、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乡村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与社会化等多个方面,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各地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成果,为探索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借鉴。
作为巴彦淖尔市政府所在地,为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更好地为城区群众提供公共阅读服务,近年来,临河区根据城区图书馆资源分布情况、服务辐射情况,利用社区、学校闲置场地,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了区图书馆,在4个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2个学校高标准建设公益书屋,全力转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打造“阅读、休闲、讲座交流”三位一体的“图书馆+”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为附近居民提供满足个性化需要的舒适阅读环境和服务。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公益书屋3个,还有3个正在建设中。
临河区图书馆位于庆丰东街税华小区西门。已建成投入使用的3个高标准公益书屋分别是:位于庆丰东街美丽园小区东门的美丽园分馆;位于五一街与开源路交叉路口西100米路南的今日尊府分馆;位于开源路新城康都一期西门的新城康都分馆。3个公益书屋作为区图书馆分馆,统一纳入区图书馆管理,实现通借通还,资源共享,采取“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正常开馆,节假日不休息”的方式为群众提供阅读服务,受到群众好评。据统计,2021年至今共接待读者240612人次,其中3个公益书屋接待读者12770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