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狼山镇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推进农村种植新路径,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富民产业逐年壮大,推动乡村振兴、群众增收致富。
夏日的临河区育苗扶贫产业园新型棉帘拱棚基地内,连片的温室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走进大棚,一行行白菜、韭菜、辣椒等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放眼望去,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温室大棚占地74亩,建于2021年,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现有22栋棉帘拱棚,全部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指导、统一销售。以上大棚每年每栋拿出1.2万元共计26.4万元作为资产收益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年还要再建7栋大棚,预计每年每栋给村集体经济带来1.2万元的收入。”狼山镇爱丰村党支部书记张翔林介绍。
据悉,临河区育苗扶贫产业园新型棉帘拱棚基地位于狼山镇爱丰村六组,由内蒙古微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经营。公司通过对扶贫园区实施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指导、统一销售,加快园区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发展,提高农户收益。“每年将近有150多名村民在闲暇之余到园区工作,这既提高了农户收益,还解决了园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与园区的合作,每户每年增收至少1.5万元。”内蒙古微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存辉说。
今年59岁的刘青枝在早黄蜜大棚一边摘瓜一边笑呵呵地说:“我家种的24亩玉米,农活不多。这里离我家不远,骑上自行车十来分钟就到了。我一年有3个多月都在这个园区打工,一天最少能挣200元左右,最多能挣400多元。”
时下正值狼山镇富义村彩椒开花坐果的季节,在富义村扶贫车间彩椒大棚里,随处可见村民给彩椒整枝吊蔓的身影。“我今年60岁了,土地流转后,家里还有十几亩地,都是我媳妇在弄着,我就在这里打工,一年能收入四万多元。这一年下来我们两个人也不少收入。”富义村六组村民张春喜说。
德顺禾合作社董事长岳鹏亮介绍,狼山镇富义村扶贫车间采取“合作社+园区+农户+订单”的发展模式,共流转土地280亩,建了230栋中棚,同时积极引导农户严格按照“四控”标准种植彩椒,解决了周边村组150余位农民的就业问题。彩椒扶贫车间的建立不仅带动周边群众增产增收,也将进一步带动富义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目前,狼山镇共有温室大棚246栋、塑料大棚534栋、智能大棚30栋、合计810栋。“温室大棚具有保温的作用,既缩短了蔬菜的生育期,又可以使蔬菜提早上市,及时种植反季节蔬菜,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另外,温室蔬菜种植可以减少雨水,大风,冻灾等灾害天气对蔬菜的影响,并能够节水节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狼山镇农牧站站长闫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