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干净整洁、绿树红花相依相偎,屋舍特点鲜明、错落有致,走进院落花团锦簇、窗明几净、笑脸幸福温馨,人居环境的改善给临河区的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
今年69岁的杨玉香是临河区双河镇马场地村村民,每天她都和村里的老姊妹们绕着村子遛弯儿散步,说起以前,老人们说:“我们搬过来20年了,以前都是土路,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真不好走了。”“村里以前公用垃圾桶少,倒垃圾不方便。”“以前大家维护环境卫生的观念也不强,垃圾随手就扔了。”
时间来到近几年,“干净”“整洁”成了大家对当下人居环境最深刻的印象。
杨玉香说:“现在大家都可爱护环境了,不乱扔垃圾。院里院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城关镇魏玉兰说:“你看看这几年的变化,我们村是越变越好了,又是文化活动广场,又是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晚上大家约在广场跳跳舞,可比打麻将强。”
“我今年57岁了,在临河农场待了30多年了。这几年,我们这里的变化真是大了,路灯有了、小油路有了、文化和体育广场也有了,家家户户庭前院外也有了厕所,就连村道也天天有人清扫。”临河农场六分场党支部书记赵占良谈及近几年的变化,也是感触颇深。
在临河各乡镇、农场,有无数像杨玉香、赵占良这样的村民,他们得益于近几年临河区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自己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建设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天刚蒙蒙亮,家住狼山镇新民村四组的高润维和媳妇就早早地起了床,他们给羊圈里的羊添草加料后,又回家找了笤帚,把一路撒下的草料打扫得干干净净,随后又把院子里和门前房后打扫了一遍。“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这全靠大家共同维护了,我们每家每户把自家的环境区维护好,村子里的环境也就越来越好了。”高润维说。
周培军是城关镇环卫车的一名驾驶员,他说:“我负责生活垃圾转运,每天把垃圾运送到指定地点,早晚各一次,虽然辛苦点,但是看见村内环境干净了,我就很高兴。”
正如城关镇友谊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奇所说:“村民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者,更是建设者,没有村民的参与和维护,投入再多的真金白银也很难取得好效果。”
乡村要振兴,人居环境是最好的底色。临河区各乡镇、农场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村组网格联动、镇村评比表彰、积分兑换奖补等方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引导教育群众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户户参与、人人动手、天天提升”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有效激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培育积极向上向善的文明乡风,既提高了整治实效,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八一乡党委书记张翼说:“我们在全乡实行‘六个一’工作模式,即签订一份门前三包责任状,每年每户收取100元卫生保洁费,成立一个环境卫生监督小组,设置一个人居环境监督栏,建立一套表彰激励机制,成立一支党员先锋队,通过‘六个一’工作模式的开展,调动全乡群众的积极性,让乡村‘颜值’再次提升。”
狼山镇镇长王瑞丽说:“狼山镇以镇牵头、村带动、组号召、民行动的目标,按照‘驻村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片、清扫人员包区块、农户包自己’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五级网格管理作用,与农户签订门前四包责任状,将每月10日定为狼山镇创卫日,组织镇村组三级干部和群众进行大扫除。”
乌兰图克镇东兴村村民魏丑小说:“自从我们村垃圾兑换超市弄起来,我看见路上有垃圾就捡起来,今天又兑换了点生活用品,一分钱没花,真是挺好。”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临河区农村面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变化体现在整齐的村居上,体现在笔直的水泥路上,体现在村民脸上的笑容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