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普法强基补短板要求,切实防范社区矫正对象在重要时间节点出现脱管、漏管及重新违法犯罪情况,北环路司法所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对象集中警示教育活动。本次教育以“筑牢底线思维、强化法治正心”为核心目标,针对夏季社会矛盾高发期和暑期人员流动频繁的特点,着力解决部分矫正对象存在的身份意识模糊、纪律观念淡薄及侥幸心理抬头等问题。
专项警示教育旨在通过多维度教育手段,使矫正对象深刻认识“缓刑不是无刑”的法律实质,明确社区矫正的刑事执行属性,引导其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同时结合社会维稳要求,重点强化纪律管控,为矫正对象划定行为“警戒线”,拧紧思想“安全阀”。
活动内容紧密围绕“警示”核心,多维度发力,系统重温《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规定》等核心条款,重点解读日常报告、外出审批、居住地变更、禁止令遵守、信息化核查、教育学习与公益活动等具体要求,明确“红线”与“底线”。反面案例强震慑,精心选取2-3个近期发生的、具有典型性的因违反监管规定被依法给予警告、治安管理处罚或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的本地或周边地区真实案例。通过深度剖析案例中违规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以案明纪、以案释法,形成强烈震慑。最后,司法所所长重申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引导其珍惜社区矫正机会,积极配合监管教育。
本次集中警示教育达到了预期目标,一方面,矫正对象的纪律意识显著增强,对监管规定的严肃性和违反规定的严重后果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身份意识和服从监管意识得到有效强化。通过真实案例的警示,矫正对象法律敬畏感显著提升,对“社区矫正非儿戏,违规必受惩”的道理刻印于心。另一方面,北环路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基础更加牢固,为后续日常监管、信息化核查、教育学习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更坚实的思想基础。
将警示教育元素融入日常管理,每月开展“警钟日”活动,通过案例复盘、法治体检等形式,使守法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转化是漫长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北环路司法所将坚守“先矫其心,后矫其行”的理念,以法度筑牢底线,以温度引导回归,持续助力矫正对象从“犯罪人”向“守法公民”蜕变,为法治临河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初审:焦婷 复审:高瑞 终审:王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