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蒙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科普园地
归档日期:2022-10-08
日期:2022-02-15 10:23  来源:科学辟谣
分享到:
  
体感寒冷,不只是因为天气冷
 

有时,我们会在气象部门的预警中,听到“体感寒冷”这样的话,也就是说,我们感觉到的温度和实际的气温其实大有不同。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呢?

体感温度本身虽然并不高深,但由于其所受的影响因素太多,不同的地点、季节、场所大小、形状、通风条件、墙壁厚度、外界日照条件等,再加上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体感的温度都会有明显的差别。 不过,学术界仍然发明了一系列半定量方法来描述体感温度。在较高温度范围(>10℃)内时,我们可以结合风速和湿度对气温进行修正,从而求出体感温度。计算体感温度的公式如图所示:

风速越高,风就能从体表带走越多的热量,体感温度就有明显降低。而湿度升高时,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受到抑制,体感温度也就随之升高。因此,即便气温相同,高湿度的南方夏日,明显也比北方更让人感觉炎热。所谓的“桑拿天”,就可以用湿度对体感温度的影响来解释。 

不过,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意识到一个问题,南方的冬天湿度也不小,为什么人体没有感觉到更热,反而更冷了?实际上,湿度对体感温度的影响非常复杂,上面的结论仅限于较高温度下(>10℃)。

在冬天气温较低时,人体温度高出环境温度,人体会向外散热。由于水比空气更能传热,人体身上的热量就通过衣服上夹杂的“水”,源源不断地把热传出去了,所以冬季相对湿度越大(水汽越多)就散热越多,感觉越冷,称为湿冷。 说白了,湿度大,在夏天时更容易让人感觉更热,在冬天时则更寒冷。

 
           
主办:临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临河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蒙ICP备1300368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8020002    蒙公网安备:15080202000021号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电话:0478-852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