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蒙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乡村振兴
日期:2018-07-11  来源:   录入:管理员
临河区建立长效机制深入推进“1233”产业扶贫工程

本网讯(记者 赵海珍)日前,记者从区政府了解到,我区于近日出台了《临河区关于建立长效机制深入推进“1233”产业扶贫工程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推进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的适用对象、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据了解,《方案》明确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贫困村产业效益显著提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1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确保产业扶贫对象如期实现脱贫;到2035年,全区所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全区所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万元以上,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工作重点是深入推进“1233”9大产业扶贫工程,即实施“基础提升”“托管代养”“带资入股”“社会帮扶”“合作帮扶”“科技帮扶”“自主增收”“自办增收”“自创增收”工程,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和基础性作用,积极培育特色扶贫产业,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适用对象为,全区8个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以及1065户229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方案》还提出,产业扶贫补贴资金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中列支。财政奖补资金由包扶干部、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乡镇(农场)党委书记逐级审核,区、镇、村公示无异议后,由乡镇、农场汇总后报牵头单位,通过“一卡通”账户及时发放至贫困户。为切实加强工作指导、统筹和调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产业扶贫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区里成立了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合力推进各项政策落实。为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公平公正、阳光透明,《方案》要求,区纪委监察委、审计局、财政局要把奖补资金作为监管重点,坚持“谁签字谁负责、谁审批谁复核”原则,着重对发放及操作程序进行监督,对套取、骗取奖补资金的予以严肃查处。

相关链接:何为“1233”(“一提二代三帮三自”)9大产业扶贫工程?

“1233”(“一提二代三帮三自”)9大产业扶贫工程:

“一提”:实施“基础提升”工程,打牢脱贫土地基础。按照因需而整、应整尽整原则,统筹整合千亿斤粮食、河套灌区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整治、村屯绿化、通村小油路改造、盐碱地改良、深松整地作业、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标准化养殖小区等涉农项目资金,重点向8个贫困村及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倾斜,在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上做文章,通过实施“大破大立”,建设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美丽田野,进一步改善贫困人口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二代”:实施“托管代养”工程,建设养殖扶贫车间。安排资金770万元,购买奶山羊1923只(产权归贫困户所有),与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合作,(按照养殖周期签订委托管理合作协议,协议到期后所购牲畜可自行养殖或继续托管;同时签订风险担保协议),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641户1287人,区政府购买托养牲畜保险。标准为:每户3只,按照不少于600元/只/年进行分红。

实施“带资入股”工程,实现兜底政策全覆盖。安排资金540万元,与内蒙古鲜农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带资入股分红协议,带资入股对象为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且未纳入低保五保范围的贫困户,扶持贫困户260户360人。标准为:按照每人1.5万元入股企业,每人每年分红1800元。(区扶贫办,各乡镇、农场)

“三帮”:实施“社会帮扶”工程,建设扶贫产业园。一是建设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引导鼓励社会企业出资,在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区集中建设70栋温室,温室权属登记在区扶投公司,由区扶投公司统一委托有实力的专业公司或合作社运营,纯收益的50%归运营公司,50%由区扶投公司统筹使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社会保障兜底人口1005人及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同时,积极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园就业。二是建设绒纺扶贫车间,与维信、春雪、九仕祥等绒纺龙头企业合作,购置梳绒机,在八一乡贫困户集中的村建立绒纺扶贫产业园,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三是建立育苗扶贫工厂,与晨泰工贸有限公司合作,在狼山镇建立葵花育苗工厂,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通过葵花订单,在春季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葵花种苗,秋季以高于市场价300-500元/吨的价格收购其葵花籽,并吸纳贫困户就业,实现就近贫困户脱贫致富。 

       实施“合作帮扶”工程,紧密农企联结机制。安排资金200万元,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奖补资金,扶持贫困户870户2000人。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对带动贫困户5户以上、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的,区政府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予以支持。多重资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政策不能叠加。标准为:带动5-9户按2万元奖补;10-15户按5万元奖补;16-20户按8万元奖补;20户以上按10万元奖补。

       实施“科技帮扶”工程,提升贫困户种养水平。每个贫困村安排2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种、养各1名),进村开展种养殖技术指导服务,帮助调整种养殖产业结构,提升种养业科技含量,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化建设。结合基层农技推广科技服务项目,建立农业科技人员定向帮扶贫困户激励机制,开展“点菜式”科技服务,按照“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实行“一对一”培训指导,切实提升贫困户科学种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户增收能力,扶持贫困户1266户3451人。

       “三自”:实施“自主增收”工程,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安排资金200万元,按照脱贫户每户不高于3000元、未脱贫户每户不高于6000元进行扶持,贫困户可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并申请。贫困户自筹项目发展资金不少于补贴资金,经四方审核后兑现奖补资金,扶持贫困户641户1287人。具体标准为:1.养羊。新增基础母羊每只补贴400元(持续养殖时间12个月以上);新增育肥羊每只补贴200元(持续养殖时间3个月以上)。2.养猪。新增体重80斤以上育肥猪,每头奖补600元(持续养殖时间4个月以上)。3.养牛。新增每头补贴3000元(持续养殖时间6个月以上)。4.养鸡。新增体重1斤以上蛋鸡,按存栏30只为基数奖补500元,每增加1只奖补15元(持续养殖时间12个月以上)。5.种植经济林。每亩奖励补助1000元(连续补助3年)。

       对贫困户发展未列入以上奖补种类的养殖业,参照上述分类标准执行。区政府对贫困户实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增强贫困户产业发展的防灾、抗灾能力。

       实施“自办增收”工程,拓宽脱贫致富渠道。深入推进“旅游+扶贫”,依托富强村、民主村、进步村、万丰村、联丰村等乡村旅游示范点,鼓励引导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自办开设农家乐、采摘园,安排专项奖补资金100万元,按年收益的20%给予奖代补,最高不超过3万元。

       实施“自创增收”工程,创新产销对接平台。深入推进“互联网+扶贫”,加强扶贫大数据的开发应用,建立全区精准云帮扶平台,通过包扶干部帮助贫困户发布产品信息,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协调“中国社会扶贫网”“京东河套馆”“第一产业网”“鲜农线上销售APP”等电商平台参与精准扶贫,构建贫困户专属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设立1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鼓励企业建设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对贫困户参与度高、运营良好的服务站,给予一次性补助5000元。安排资金100万元,鼓励贫困户兴办电商网店或微商,政府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并按照交易额的20%给予奖代补扶持,最高不超过2万元。



           
主办: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政务服务局
蒙ICP备1300368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8020002    蒙公网安备:15080202000021号
电话:0478-8526765